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核磁共振检查原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1-01 阅读:858次 作者:刘艳宏
单位及职务:唐山市曹妃甸区医院

   核磁共振检查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通过外加磁场和射频信号,使人体内氢原子核发生共振和能量释放,然后通过探测器和计算机处理,形成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一种检查方法。相较于X线检查和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没有辐射风险,而且在显示人体软组织、血管和神经等部位有着突出优势,对于诊断心脏病、脑血管病、肿瘤、关节损伤等疾病有很高的价值。今天我们来简单聊一聊核磁共振检查的原理。

   核磁共振检查的原理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即当人体内的氢原子核置于一个强磁场中,它们会按照磁场的方向排列,并以一定的频率旋转。如果给人体施加一个与氢原子核旋转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氢原子核就会吸收这个能量,并改变自己的旋转方向。当射频脉冲停止后,氢原子核就会释放吸收的能量,并恢复原来的旋转方向。这个释放的能量就是核磁共振信号,它可以被一个探测器接收,并经过计算机处理,形成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而不同的人体组织,由于含有不同数量和密度的氢原子核,释放出的能量也不同。通过控制磁场的梯度,即磁场在空间上的变化,可以对不同位置的氢原子核进行编码,从而得到不同位置的信号强度。通过调节射频脉冲的参数,可以影响氢原子核释放能量的速度,从而得到不同组织的信号对比度。

   基于以上这个原理,核磁共振检查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磁体系统:提供一个稳定的、均匀的空间磁场环境,可以根据磁场强度、生产方式和方向进行分类。

   射频系统:发射能够激发成像区域的射频脉冲,并接收磁共振信号,主要由射频线圈、射频发生器和射频放大器组成。

   梯度系统:产生成像所需要的磁场梯度,以实现磁共振信号的空间编码,主要有梯度线圈、梯度放大器、模数转换器、梯度控制器等组成。

   接收线圈:用于接收磁共振信号。

   计算机图像重建系统  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经过处理和重建,形成人体的内部结构图像。

   以上就是关于核磁共振检查原理的简单介绍。总之,核磁共振技术是一门相当复杂的技术,仪器设备也价格昂贵,这也是为什么核磁共振检查价格较高的主要原因。

唐山市曹妃甸区医院 刘艳宏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核磁共振检查原理是什么》,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