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冠心病的发生跟这些有关

发布时间:2023-12-18 阅读:390次 作者:吴艳超
单位及职务:涿州市医院心内一科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那么,冠心病的病因有哪些呢?

1.高血压和高血脂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壁上施加过高压力的状况。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壁,增加冠状动脉病变的风险。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肌肉血液和氧气的重要血管,如果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会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水平过高。高胆固醇和高三酸甘油酯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即在血管内壁上形成斑块,使血管狭窄或阻塞,引发冠心病。因此,控制血脂水平对于预防冠心病至关重要。

2.吸烟与酗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引起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荷和心脏工作量。同时,吸烟还会引发血小板聚集、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进一步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长期吸烟不仅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生风险,还加速了冠心病的进展,并增加了心脏事件(如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生率。

过量饮酒会导致肥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增加。酒精摄入过多会引起心律失常,增加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此外,酗酒还会损害心肌细胞,导致心肌功能减退。长期酗酒不仅增加了冠心病的患病风险,还可能导致其他严重的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

3.糖尿病

糖尿病与冠心病存在着密切关联。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功能异常。这种异常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血栓的发生,引发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此外,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这进一步增加了冠心病的风险。

糖尿病还会导致心脏功能的改变。高血糖引起的心肌细胞损害和纤维化,会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和心脏功能减退。此外,糖尿病还会引起心律失常和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4.肥胖与缺乏运动

肥胖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尤其是腹部脂肪,增加了患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脂肪组织会产生多种炎症因子,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此外,肥胖还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肌功能下降,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人们体力活动减少,久坐不动的时间增加。缺乏运动会导致心血管功能下降,肌肉力量减弱,血液循环减慢,增加血脂和血糖水平,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此外,缺乏运动还会导致体重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冠心病的风险。

肥胖和缺乏运动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相互作用。肥胖会导致体力活动的减少,而缺乏运动又会进一步促进脂肪堆积和体重增加。这种恶性循环使得冠心病风险进一步升高。

5.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一级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患有冠心病,其患病风险会明显增加。这表明遗传因素在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遗传因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产生影响。首先,遗传因素可以决定个体的基因型,包括一些与冠心病相关的基因变异。例如,某些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血脂代谢异常、血压升高以及血管功能受损,进而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其次,遗传因素还可以通过调节代谢和炎症过程来影响冠心病的发病。研究发现,某些基因变异可以影响脂质代谢、糖代谢和血小板聚集等生物过程,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此外,一些基因变异还可以调节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进而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例如,一个携带冠心病相关基因变异的个体,如果同时暴露在高胆固醇饮食和缺乏运动的环境中,其冠心病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加。

   尽管遗传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并非决定性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也对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的体力活动、戒烟等,可以减少患病的风险。

涿州市医院心内一科 吴艳超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冠心病的发生跟这些有关》,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3年12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