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就是COPD,由于起病的时候比较隐匿,而且进展相对缓慢,因此常常被患者忽视,等到症状变得十分突出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故有“沉默的杀手”之称。在全球范围内,40岁以上人群当中,该疾病的发病率高达9%—10%,而在我国,COPD患者数量已超过1亿人。这种疾病有持续气流受限的特征,这和气道以及肺组织对于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有着紧密关联,在早期识别症状并且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是延缓病情进展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早期识别:捕捉“沉默”中的预警信号
1.咳嗽及咳痰方面:清晨起床之时咳嗽表现较为明显,所咳出的痰液大多呈现为白色黏液状,在冬季时症状会加重,而到了夏季会有所缓解;要是痰量出现异常增多的情况或者转变为脓性,那就意味着存在感染的风险。
2.胸闷及喘息方面:重度患者在活动之后有可能会出现胸闷的情况,甚至在夜间会被憋醒,要是合并了感染,那么可能会伴随高热、寒战等一系列全身症状。
3.全身性症状:随着病情不断发展,会引发体重下降、食欲不振以及抑郁情绪等情况。
内科护理干预:多维度守护呼吸健康
1.呼吸道管理:保持气道通畅是基础,患者可以通过呼吸锻炼来改善呼吸功能。常见的呼吸锻炼方法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这些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放松呼吸道,减慢呼吸频率,从而提高呼吸效率。
2.促进痰液排出:依靠翻身以及用手掌呈空心状叩击背部的方式来拍背,以此促进痰液松动。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来稀释痰液,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具体做法是先深吸气,然后屏息3秒,接着用力咳出痰液。
3.氧疗指导方面: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家庭氧疗,氧疗流量设定为1—2L/min,每天的氧疗时间不少于15小时。
4.无创呼吸机支持:对于存在二氧化碳潴留情况的患者,可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即BiPAP这种方式来改善通气功能,降低气管插管的风险。
运动康复:重建呼吸耐力
1.呼吸训练包含腹式呼吸与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的方式为借助鼻子吸气,时长为4秒,之后屏息2秒,再借助嘴巴呼气,时长为6秒,每天进行3次,这种方式可提高膈肌力量;缩唇呼吸是在呼气时,将嘴唇缩成类似吹口哨的形状,如此可延长呼气时间,减少残气量。
2.有氧运动方面:可挑选太极拳、八段锦这类低强度运动项目,每周进行5次,每次持续30分钟。有研究说明,保持规律运动可让COPD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提高30%。
3.个性化方案:按照肺功能分级来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比如肺功能Ⅲ级的患者可先从床边坐立训练着手,随后逐渐过渡至室内行走。
预防急性加重:降低死亡风险的核心
1.疫苗接种方面:COPD患者每年秋季都需要接种流感疫苗,每5年要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以此来降低因感染而诱发急性加重的风险。
2.环境控制方面:有COPD患者的家庭,厨房中应配备高效的油烟机,使用后需保持通风状态达10分钟以上。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作业过程中要规范地穿戴好防护装备。
3.规范用药方面: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以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复合制剂,可降低COPD患者急性发作的频次。
结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虽然没办法彻底治愈,但借助早期筛查、科学护理以及长期管理,大多数患者可维持不错的生活质量。高危人群需要定期开展肺功能检测,一旦出现持续咳喘、活动气短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