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医院如何让检查结果互认“落地有声”

发布时间:2025-05-08 阅读:88次 作者:岑仪
单位及职务: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人民医院

   去医院看病,许多患者遭遇过重复检查,既浪费时间,又增加经济负担,让人头疼不已。不过,随着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推进,这种情况正逐渐改善。

   早在2006年2月,原卫生部就印发通知,明确医疗机构间检查互认,不但包括检验结果互认,还包括检查资料互认。然而,这十多年来,“医检互认”的推进十分缓慢。直到2022年3月1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制定的《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2024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7部门又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各紧密型医联体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全部项目互认,各地市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认项目超过200项等具体目标。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好处多多。对于患者而言,最直接的就是降低了医疗负担和时间成本。以胃肠镜检查为例,准备过程繁琐,患者需提前清肠,反复服用泻药可能导致脱水、恶心甚至过敏反应。若异地就医时检查结果能互认,患者就可省去重复清肠的“折磨”,也避免了因频繁导泻可能引发的低钾血症风险。从医疗资源利用角度看,互认政策有助于缓解大医院检查排队压力,让基层医院的设备充分利用起来,实现大医院和基层医院分工合作。

   可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却存在不少难点和堵点。一方面,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水平参差不齐。检查设备的精密程度、操作者的水平、患者检查时的特定状态等,都会影响医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医生的诊断。为避免诊断误差、意外甚至医疗纠纷,一些医院和医生更倾向于“以本院结果为准”。另一方面,部分医院存在“以检养医”现象,依靠检查检验增加收入,缺乏推进医检互认的内在动力。此外,患者的检查检验结果数据存储于不同医疗机构,若没有统一高效的共享平台和协调机制,医检高质量互认就难以实现。

   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地积极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重庆市从去年10月起实施“以医检互认应用推动数字医学影像服务改革”,并纳入全市重点改革项目。该市统一规划设计建设了“一朵云”“一平台”“一应用”。“一朵云”即市级医学影像云中心,汇聚医学检查检验结果数据,打破 “医疗信息孤岛”;“一平台”是建立市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平台,统一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改造接口路径、标准化业务质控及互认规则等,医生通过工作站可“一键调阅” 其他医疗机构的检查资料;“一应用”就是“医检互认”应用,实现市、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截至目前,已有1233家公立医疗机构直接接入“医检互认”应用平台。重庆市还针对不具备接入条件的医疗机构,依托“渝快办”,向全市2.2万家医疗机构开放查询调阅渠道。

   在统一标准方面,重庆市医学影像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制定了《重庆市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项目技术操作指南》,统一了80项医学影像检查项目互认标准,覆盖诊疗中大部分常用、高频、高值检查项目,并详细规定了检查体位设计、设备参数设计、影像评估标准、解剖结构显示等内容。川渝两地卫生健康部门还制定了81项临床检验项目互认标准。同时,市卫生健康委明确了可不列入互认范围或不受互认限制的8种情形,比如,因病情变化,已有的检查结果难以提供参考价值的;检查结果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变化较快的;患者处于急诊、急救等紧急状态下的。为保证医疗质量,重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14个大模型,对达不到标准的影像,系统自动评判为不合格,不纳入互认范围。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人民医院 岑仪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医院如何让检查结果互认“落地有声”》,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5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