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实验室安全:细节决定成败

发布时间:2025-05-01 阅读:63次 作者:张金燕
单位及职务:平南县思旺镇中心卫生院

   在当今医疗卫生领域,实验室安全不仅是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石,更是保障医护人员及公众健康的关键防线。特别是在各级卫健局监管下的医疗卫生单位,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近期,我们积极响应上级文件要求,为确保生物安全工作的全面落实,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生物安全检查活动。本次活动由生物安全专家团队深入各医疗卫生单位,全面排查安全隐患,旨在通过精准识别问题、迅速落实整改,从根本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生物安全是从事生物实验、研究、教学、诊断、治疗等活动时,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生物因子对人体、环境及其他生物造成危害的状态。在卫健局监管下的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尽管实验条件和规模存在差异,但涉及的生物样本检测、疫苗接种、传染病防控等工作均须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范。生物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不仅可能直接危害实验室人员健康,还可能引发疫情扩散,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二、生物安全检查活动的开展

   为切实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我们迅速组建了一支由生物安全专家构成的检查小组,成员覆盖病原微生物学、医院感染控制、实验室管理等多个领域。检查活动全面覆盖了县域内的所有医疗机构,重点检查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与执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情况、生物样本的储存与运输管理、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以及紧急事故应对预案的制定与演练、实验室布局等方面。

   检查过程中,专家们通过查阅文档资料、现场实地观察、访谈工作人员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了各医疗卫生机构的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同时,采用标准化检查表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评分,确保了检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过深入细致地检查,我们发现了以下共性和个性问题。

   1.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部分医疗机构缺乏系统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或制度更新滞后,难以有效指导日常操作。

   2.个人防护意识不足:部分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操作时未能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增加了暴露风险。

   3.生物样本管理不规范:样本储存条件不达标,标识混乱,存在交叉污染风险。

   4.消毒、灭菌及实验废物处理不规范:医疗废物分类不明确,处理流程不规范,可能引发环境污染和人员感染;紫外线灯使用未做强度测试,消毒意识整体薄弱。

   5.应急准备不充分:部分医疗机构缺乏针对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或预案未进行定期演练,应急响应能力较弱。

   6.实验室布局不合理:办公区与实验区不符合低污染到高污染的流向要求,部分单位的实验室未安装有洗眼装置。

   四、整改措施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整改措施和建议,要求存在问题的相关医疗卫生单位立即行动,限期完成整改。

   1.健全管理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要求,全面修订和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加强制度培训,确保每位实验室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

   2.提升个人防护意识:定期组织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培训,增强实验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二级安全防护措施,明确要求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按照规范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检查装备的有效性。

   3.规范生物样本管理:加强生物样本的储存、运输和处置管理,确保样本储存条件符合规定,标识清晰,有效避免交叉污染。

   4.严格医疗废物处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流程。设置专用医疗废物暂存点,定期清运,并做好记录;完善各种使用记录,加强消毒意识,消毒、灭菌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5.加强应急准备:制定和完善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责任分工和救援措施。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6.及时完善实验室合理布局:按实验室要求完善紧急出口标识,应急照明,洗眼装置,办公区与实验区要符合低污染到高污染的流向要求。

平南县思旺镇中心卫生院 张金燕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实验室安全:细节决定成败》,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5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