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慢阻肺患者咳痰困难,护理有道

发布时间:2025-05-01 阅读:68次 作者:杨凯淇
单位及职务:隆昌市云顶镇中心卫生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患者常因气道黏液高分泌、呼吸肌无力及感染加重等因素出现咳痰困难,这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诱发急性加重。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与权威指南,系统介绍慢阻肺患者咳痰困难的护理策略。

   一、物理促排痰技术

   1.体位引流

   根据肺部病变部位选择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促进痰液排出。例如右肺中叶病变患者可取左侧卧位,头低臀高15°—30°,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操作时需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餐后立即进行,合并严重心脏病或咯血者禁用。研究显示,规范体位引流可使痰液排出量增加40%—60%。

   2.胸部叩击与振动排痰

   采用空心掌从下至上、由外向内叩击背部,频率120—180次/分钟,每次5—10分钟。配合高频胸壁振荡仪(频率12—20Hz)可进一步降低痰液黏弹性。操作时注意避开脊柱、乳房等部位,骨质疏松患者需调整力度。

   3.主动呼吸训练

   慢阻肺患者可通过呼吸训练改善咳痰:缩唇呼吸需经鼻吸气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为吸气2-3倍,每日3组、每组10次;腹式呼吸仰卧位双手置腹,吸气隆起、呼气下陷以增强膈肌;主动循环呼吸技术含三阶段,用40%最大吸气量深呼吸,可提升纤毛排痰效率。

   二、药物干预

   1.祛痰药物选择

   慢阻肺患者祛痰需合理用药:黏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可断裂痰液二硫键降黏,氨溴索调节分泌比例促排;黏液动力药如桃金娘油刺激纤毛加速转运;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联合使用扩张气道。需注意乙酰半胱氨酸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禁用中枢性镇咳药以免抑制排痰。

   2.雾化吸入治疗

   生理盐水雾化可湿化气道,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能改善黏液清除效率。超声雾化颗粒直径应控制在3—5μm以确保到达小气道,治疗时采用慢而深的吸气方式,结束后漱口防止口腔真菌感染。

   三、营养支持

   慢阻肺患者需优化营养与液体管理:每日热量需求较常人增加10%—20%,蛋白质摄入应达1.2—1.5g/kg体重,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搭配胡萝卜、苹果等富含维生素A/C的蔬果促进黏膜修复;每日饮水量1.5—2L,以温开水或淡蜂蜜水为宜,避免牛奶等增黏饮品,心衰患者需严格控水。

   四、环境管理

   空气质量管理方面,室内湿度应保持50%—60%,使用加湿器需每日清洁;PM2.5浓度超35μg/m3时开启空气净化器并定期换滤网,同时严格禁烟并避免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清洁剂。感染预防需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每5年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立即洗手消毒,每日2次使用氯己定漱口液以减少口腔细菌定植。

   五、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健康教育阐明咳痰是机体的防御机制,指导记录咳痰日记观察性状变化以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放松训练包括每日15分钟渐进性肌肉松弛(从足部依次放松肌群)及正念冥想(配合腹式呼吸专注当下);同时鼓励家属参与护理并建立病友互助小组,研究证实社会支持可降低30%急性加重风险,有助于形成良性心理支持网络。

   六、病情监测

   慢阻肺患者需强化病情监测:每日记录咳嗽频率、痰液量及性状(颜色、黏稠度),用CAT量表量化症状,出现黄绿色脓痰或痰中带血应立即就医;生理指标方面,静息血氧饱和度需≥90%,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FEV1/FVC),动脉血气异常(PaO2<60mmHg或PaCO2>50mmHg)时及时启动氧疗或无创通气。

   七、特殊情况处理

   慢阻肺患者的痰液管理需分层干预:意识障碍或呼吸肌无力者可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或无创正压通气(NIPPV)维持气道开放;反复感染致肺不张者,经严格评估手术风险(FEV1<30%预计值者慎行)后可考虑支气管镜吸痰或肺减容手术。

   结语  慢阻肺患者咳痰困难的护理需遵循“评估-干预-再评估”的闭环管理原则。通过物理促排痰、药物调节、营养支持、环境优化、心理干预及动态监测的综合策略,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制订个体化护理计划,定期评估效果并及时调整方案,最终实现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的目标。

隆昌市云顶镇中心卫生院 杨凯淇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慢阻肺患者咳痰困难,护理有道》,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5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