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脑卒中防治要坚持“三早”原则

发布时间:2024-10-31 阅读:18次 作者:刘双双
单位及职务:南皮县人民医院

   脑卒中,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犹如一颗隐藏在生命长河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然而,面对脑卒中,只要我们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就能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他们重新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

   1.早发现:是战胜脑卒中的第一步

   早发现是战胜脑卒中的第一步。了解脑卒中的常见症状至关重要。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的麻木或无力,尤其是单侧身体;突然的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单侧或双侧眼睛视物模糊;突然的头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以及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等,都可能是脑卒中的警报信号。当这些症状出现时,哪怕是短暂的,也应立即引起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

   对于高危人群,如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肥胖、吸烟酗酒者以及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人,更要时刻保持警觉。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预防脑卒中发生和早期发现的关键。

   2.早治疗:时间就是生命

   一旦怀疑脑卒中,时间就是生命,早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快速送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通过头颅 CT 或 MRI 等检查,迅速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发病后的4.5小时内,是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窗。通过溶栓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能够显著减少脑损伤,提高康复的机会。对于不适合溶栓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取栓治疗或其他药物治疗,以减轻脑损伤的程度。

   3.早康复:康复治疗应尽早开始

   除了急性期的治疗,早期康复的介入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应尽早开始,甚至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进展的48小时后,就可以进行康复评估和治疗。早期康复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吞咽训练、认知训练等多个方面。

   肢体功能训练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通过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和抗阻运动等方式,逐步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语言训练针对失语或言语不清的患者,通过发音练习、语言理解训练等方法,帮助他们重新恢复语言交流能力。吞咽训练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至关重要,以防止误吸和营养不良的发生。认知训练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在康复过程中,家庭的支持和患者的积极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自身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遵循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建议,坚持不懈地努力。

   此外,社区和社会的支持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提供康复咨询、训练指导和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能够让患者在出院后继续得到有效的康复支持。同时,加强脑卒中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营造一个关爱脑卒中患者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结语  脑卒中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提高警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脑卒中的危害,帮助患者重返健康生活,重新拥抱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战胜脑卒中这一病魔而努力。

南皮县人民医院 刘双双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脑卒中防治要坚持“三早”原则》,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