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预防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正确洗手

发布时间:2024-10-31 阅读:24次 作者:阿忠
单位及职务:稻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面对传染病的威胁,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构成了预防疾病传播的首要屏障。在这些习惯中,洗手虽是一项简单的日常行为,却在预防传染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1.洗手的重要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指导,恰当的洗手方法能够降低约30%的腹泻病例和20%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在传染病爆发期间,频繁洗手更是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措施,能够显著阻断病毒的传播链,从而保障个人及公共卫生安全。为了确保洗手的效果,WHO推荐了“六步洗手法”,而使用含酒精的手部消毒剂,也是一个有效的替代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洗手不仅仅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或在照顾病人之后,都应立即洗手。因此,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可以显著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为我们的健康筑起一道防线。

   2.洗手的时机

   在处理食物之前和之后,务必洗手;在进食之前,保持手部清洁是基本的卫生习惯;在照顾病人之后,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在使用洗手间之后,洗手是保持个人卫生的关键步骤;在咳嗽、打喷嚏或擦鼻涕后,及时洗手可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在接触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洗手可以预防由动物传播的疾病;在接触垃圾之后,洗手有助于去除可能附着在手上的有害物质;在手脏时,立即洗手是维护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在从公共场所返回家中后,洗手是保护家庭成员健康的重要习惯。

   3.正确掌握六步洗手法

   3.1 准备工作

   开启水龙头,确保流出的是温水,因为温水相较于冷水能更有效地清除污垢和细菌。若需使用肥皂,建议选用温和无刺激性的液体肥皂。

   3.2 湿润双手

   目的是为后续涂抹肥皂做准备,确保肥皂能够在手部均匀分布,更有效地清洁双手。请先将双手完全浸入水中湿润,然后关闭水龙头;若在公共场所使用感应式水龙头,只需将双手置于水龙头下,等待水流自动湿润双手,无需直接触碰水龙头。

   3.3 肥皂涂抹

   取适量肥皂均匀涂抹于双手,包括手背、手掌、指缝、指甲下以及手腕处,注意务必确保所有部位均被肥皂覆盖。

   3.4 洗手

   请使用流动的水彻底清洗双手,并通过手指交叉的方式仔细搓洗,确保双手的每个角落都得到彻底清洁。搓洗步骤包括:手掌相对搓洗,手背与手掌相互摩擦,并交叉手指进行搓洗。特别注意手指交叉处,细致地清洗指缝。用拇指在掌心进行螺旋式搓洗,再用指尖在掌心进行螺旋式搓洗。别忘了彻底清洁手腕。整个搓洗过程至少应持续20秒,以保证肥皂泡沫能充分地发挥其清洁作用。

   3.5 冲洗

   用清水彻底冲洗双手,确保所有肥皂泡沫被完全清除,冲洗过程中特别留意指缝和指甲下方的清洁。

   3.6 干燥

   请使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将双手彻底擦干,若在公共场所,建议使用纸巾来开门把手,以防止双手再次受到污染。

   4.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公共毛巾擦手,因为这可能会导致细菌的交叉传播。洗手后应立即关闭水龙头,可以利用纸巾或肘部操作,以防止双手再次受到污染。在缺乏水和肥皂的情况下,可以选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手部消毒剂作为替代清洁方式。此外,保持个人卫生习惯还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个人使用的物品,如手机、钥匙和钱包等,这些物品经常被忽视,却可能成为细菌和病毒的载体。

   5.洗手的误区

   洗手时间不足:仅仅湿润双手或快速冲洗是不足够的,必须确保按照正确步骤洗手至少20秒。

   只使用冷水洗手:相较于冷水,温水更有利于去除污垢和细菌。

   洗手后不擦干:湿润的双手更容易沾染细菌,因此必须彻底擦干。

   忽略某些部位:如不清洗指缝、指甲下等部位,这些地方容易藏污纳垢。

   不使用肥皂:肥皂能够帮助分解油脂和污垢,仅用清水洗手是无法彻底清洁双手。

   不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了可能带有细菌的物品后,如使用公共设施或处理生食后,应频繁洗手。

   结语  通过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并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我们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让我们从“手”做起,共同构筑健康防线。

稻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阿忠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预防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正确洗手》,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