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中医护理应用于骨折患者的饮食指导要点

发布时间:2025-01-27 阅读:90次 作者:高凤全
单位及职务:唐山市丰润区燕山医院·唐山市丰润区燕山路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饮食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食物配方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对于骨折患者而言,饮食管理应根据骨折的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的不同需求来调整。恰当的饮食能够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风险。在各个阶段,饮食应针对特定的恢复需求进行优化,而非一味地过度补充,以免对骨折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一、阶段饮食指导

   1.早期(1—2周)

   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鸡蛋、豆腐、水果、瘦肉等,忌食辣椒、花椒等燥热、油腻之品,尤不可过早食用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鱼汤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会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骨折的恢复。

   现代医学实践证明,骨折患者早期多吃肉骨头,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这是因为骨折后若大量摄入肉骨头,会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进而可能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

   部分人认为饮酒能活血通络,实际上,骨折后饮酒促愈合是错误的。酒能损害骨骼组织的新陈代谢,使其丧失生长发育和修复损伤的能力,酒精还能影响药物对骨骼的修复作用。

   2.中期(2—4周)

   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补充高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加以骨头汤、肉汤,动物肝脏之类,并适当地给予口服钙片,阳光照射等,以补充更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D、钙及蛋白质。

   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大量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能加速断骨的愈合,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危险且同时伴有血磷降低。因此,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患者,应遵医嘱服用钙剂,而不是盲目地大量补充钙质。

   3.后期(5周以上)

   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炖水鱼等。

   绝大部分骨折患者往往食欲下降,不想吃东西,老年患者、体质较弱或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更容易发生厌食,要在饮食上多下功夫,做到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能刺激食欲。

   二、饮食宜忌

   1.补充微量元素

   骨折患者可能需要补充锌、铁、锰等微量元素。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锌较多;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小麦、面包中含铁较多;麦片、芥菜、蛋黄、乳酪中含锰较多。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在治疗骨折的同时,必须积极补钙,同时还要补充维生素D,以协助吸收。

   2.预防便秘和尿路结石

   骨折患者常有大便秘结,卧床患者更多见。宜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进排便的食物。必要时使用通便药物,如开塞露、甘油灌肠剂等。

   卧床患者容易出现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建议适量增加饮水以促进尿液排泄。一些患者由于行动不便,往往尽量减少饮水量以减少排尿次数,这种做法并不恰当。卧床患者由于活动量少,肠道蠕动减缓,加之饮水量减少,极易导致便秘和尿液滞留,这会增加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的风险。因此,对于卧床骨折患者来说,适量饮水是必要的。

   3.严禁吸烟

   骨折患者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修复组织、壮骨生肌、形成骨痂、化瘀消肿需要依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见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补充营养。因此,总体来说,骨折患者对饮食没有特殊限制,就是不要吸烟。吸烟可影响骨折愈合。

唐山市丰润区燕山医院·唐山市丰润区燕山路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高凤全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中医护理应用于骨折患者的饮食指导要点》,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