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医疗护理中,卧床老人的压疮预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压疮,也称为褥疮,是由于身体某部位长时间受压,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而形成的溃疡。它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可能引发感染,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并掌握正确的翻身频率与皮肤护理实操,对于预防卧床老人压疮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卧床老人压疮的形成原因与危害
压疮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多种因素,如长期卧床、营养不良、皮肤潮湿、摩擦力与剪切力等。长期卧床的老年人,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受限,身体某部位长时间受压,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营养不良会降低皮肤的修复能力,增加压疮的发生风险;皮肤潮湿则容易引发皮肤炎症,促进压疮的形成;摩擦力与剪切力则会加重皮肤损伤,加速压疮的发展。
压疮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会导致患者局部疼痛、不适,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感染,导致败血症、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二、翻身频率:预防压疮的关键
翻身是预防卧床老人压疮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定期翻身,可以改变身体受压部位,缓解局部压力,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降低压疮的发生风险。
一般来说,卧床老人的翻身频率应根据其身体状况、皮肤状况和压疮风险来确定。对于压疮风险较高的老人,如皮肤破损、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等,应增加翻身频率,日间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最长不超过3小时。在翻身时,应动作轻柔,避免拖拽、推搡等动作,以减少对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损伤。
此外,对于骨突部位,如骶尾部、肩胛骨、髋关节等,应给予特别关注。这些部位由于皮下脂肪较少,容易受到压迫,是压疮的高发区域。在翻身时,应在这些部位下方垫上柔软衣物或减压垫,以减轻压力,预防压疮的发生。
三、皮肤护理实操:细节决定成败
除了定期翻身外,皮肤护理也是预防卧床老人压疮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皮肤护理实操技巧。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卧床老人擦洗身体,特别是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应及时清理排泄物,保持皮肤洁净干爽。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学物品。清洗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皮肤,避免用力擦拭导致皮肤破损。
使用护肤产品:在皮肤干燥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适量的护肤产品,如润肤露、保湿霜等,以保持皮肤湿润。需要注意的是,应选择无刺激性、无香料的护肤产品,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避免摩擦与剪切力:在护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皮肤产生摩擦和剪切力。例如,在翻身或更换床单时,应避免拖拽、推搡等动作;在移动病人时,应使用抬举技巧,以减少对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损伤。
定期检查皮肤:定期检查卧床老人的皮肤状况,特别是骨突部位和受压区域。如果发现皮肤发红、破损、水疱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涂抹消炎药膏、更换减压垫等。
使用减压设备:对于压疮风险较高的卧床老人,可以使用减压设备,如气垫床、减压垫等,以减轻身体对皮肤的压迫,预防压疮的发生。
营养支持:营养不良会降低皮肤的修复能力,增加压疮的发生风险。因此,应为卧床老人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等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注意保持水分摄入,避免皮肤干燥。
鼓励自主活动:对于有能力进行自主活动的卧床老人,应鼓励其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抬举四肢、翻身等。这些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风险。
结语 卧床老人压疮的预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掌握正确的翻身频率和皮肤护理实操技巧,结合其他预防措施的综合应用,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卧床老人压疮的发生风险。同时,也需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等方面的问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