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神经可塑性在卒中恢复期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4-10-24 阅读:43次 作者: 吴迪
单位及职务:临沂市人民医院

   卒中,作为全球范围内导致长期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卒中急性期的生存率显著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恢复期问题却日益凸显。许多卒中幸存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语言、认知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1.神经可塑性的原理与机制

   神经可塑性,指的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和内部因素的适应性变化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大脑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经验中进行学习和记忆,从而塑造和调整我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其原理主要基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突触传递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大脑功能和行为的基础。

   具体来说,神经可塑性的机制涉及多种分子和细胞层面的调控过程。当大脑接收到新的信息或经验时,相关的神经元会被激活,并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递信号。这些信号在突触处发生传递,突触是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关键部位。在反复的刺激下,突触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变化,包括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信号转导、蛋白合成和运输等过程,这些变化被称为突触可塑性。突触可塑性可以表现为突触结合的可塑性,即突触形态的改变及新的突触联系的形成和传递功能的建立;也可以表现为突触传递的可塑性,即突触的反复活动引起突触传递效率的增加(易化)或降低(抑制)。

   此外,神经可塑性还包括神经元本身的电生理特性和形态结构的可塑性,如轴突的再生、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改变等,这被称为神经元可塑性。神经元可塑性通过调整神经元结构和连接方式,实现感知和运动的优化和自适应,使大脑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外界的需求。

   2.卒中恢复期神经可塑性的表现与作用

   在卒中恢复期,神经可塑性展现出其独特的表现与至关重要的作用。卒中导致的局部脑组织损伤会引发一系列神经生物学反应,其中神经可塑性成为促进功能恢复的关键机制。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受损神经元的再生潜力被激活,尽管成年哺乳动物大脑中的神经元再生能力有限,但轴突的再生和重新连接成为可能,尤其是在适宜的康复环境下。同时,突触功能的调整与神经网络的重组显著发生,受损区域的神经元通过增强或形成新的突触连接,与非梗死区域的神经元建立新的通信路径,从而实现功能的代偿与重组。

   神经可塑性在卒中恢复期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促进了大脑功能的重新分配,使得一些原本由受损区域负责的功能得以由其他区域承担,这种功能重组是卒中后功能恢复的重要基础。例如,运动功能的恢复往往伴随着运动皮层及其他相关脑区结构和功能的重塑,使得患者能够逐渐恢复对瘫痪肢体的控制。此外,神经可塑性还参与了语言、认知、感觉等功能的恢复过程,通过促进大脑内部网络的重新配置,帮助患者重新建立与外界的有效交流。

   3.卒中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方法

   卒中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是一个综合、多学科协作的过程。核心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语言疗法和职业疗法。

   物理疗法主要聚焦于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灵活性和耐力,通过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如平衡练习、步态训练、抗阻训练等,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此外,物理疗法还包括使用功能性电刺激、机器人辅助技术等先进手段,以增强肌肉活动和促进神经再生。

   语言疗法针对卒中后可能出现的语言障碍,通过一对一的语言训练,帮助患者提高沟通能力。语言治疗师会运用图片、实物、手势等多种手段,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激发患者的语言潜能。

   职业疗法则侧重于帮助患者重新学习或适应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进食等,以及职业技能的恢复。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的训练,职业治疗师能够评估患者的功能水平,设计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优化环境因素,如使用辅助器具,以减少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

临沂市人民医院 吴迪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神经可塑性在卒中恢复期的重要性》,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