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护理指南

发布时间:2024-10-24 阅读:53次 作者:卢静
单位及职务:易县医院

   颅脑外伤主要是因各种原因导致人们头部受损,且患者常常伴有颅内损伤,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由于颅脑外伤患者常常存在不同类型的后遗症,因此,患者除了接受专业治疗外,还需要接受科学地护理以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1.病情监测

   颅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期间会定时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变化程度。护理人员会向医生汇报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同时,护理人员会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昏迷、嗜睡或躁动等情况,并且会采用呼吸反应、疼痛刺激等方式评估患者的意识情况。此外,护理人员会重点评估患者四肢的活动以及肌力情况,重点评估患者是否出现偏瘫、抽搐等症状,并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2.早期康复护理

   改善觉醒程度:护理人员按照医嘱给予患者适当的刺激(如声音、触觉、视觉等),以增强患者意识和反应能力。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合理调整患者的体位,定时帮助患者翻身,以防止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呼吸管理: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通气设备以及定期进行吸痰,以避免分泌物阻塞患者的气道;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定时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并且适当拔除患者的机械通气。

   吞咽管理: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评估患者身体营养状态,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同时,护理人员要定期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并且给予患者适当的流质类食物,以逐步恢复患者正常饮食。

   皮肤管理:护理人员会重点检查患者的皮肤状态,定期更换患者体位、床上用品,并且需要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燥;同时,护理人员按照医嘱给予患者应用医用气垫床,以降低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风险。

   肌肉骨骼管理:护理人员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其被动和主动的肢体活动,并且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逐步增加其肢体活动的范围和强度,避免患者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同时,护理人员按照医嘱给予患者热敷、冷敷、高压氧等方式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有利于减少患者肢体肿胀、炎症,从而加速患者肢体康复速度。

   3.中后期康复护理

   运动训练:护理人员协助康复治疗师为患者制定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协调性训练和耐力训练,以提升患者的自我活动能力。同时,护理人员协助患者逐步进行站立和行走训练,并且适当增加患者活动的难度和复杂性,以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感觉训练:护理人员按照医嘱给予患者触觉、视觉、听觉等各种感觉刺激训练,帮助患者重新适应周围环境,以提高患者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

   认知和语言训练: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协助其进行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功能等方面训练,以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同时,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语言训练,包括发音、理解和表达等练习,以促进患者交流能力的恢复。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护理人员引导患者不断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例如学习穿衣、进食和洗漱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帮助患者重返正常生活。

   4.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康复以及提高配合度尤为重要。因此,护理人员会主动倾听患者的心理诉求,耐心解答疑问,以缓解患者因疾病导致的负面情绪。同时,护理人员邀请心理咨询师参与到焦虑或抑郁严重的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以提高患者配合康复治疗措施的积极性。此外,护理人员教授患者缓解负面情绪的方式,如读书、听音乐、看综艺等,叮嘱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尊重,提高患者心理健康。

   结语  希望通过对颅脑外伤护理知识的普及,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护理工作,从而促进患者术后更快康复。

易县医院 卢静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护理指南》,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