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准妈妈孕期乳房护理要诀

发布时间:2024-10-24 阅读:69次 作者:赵静
单位及职务: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

   大多人以为哺乳与乳房护理均开始于宝宝诞生后,对孕期乳房护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实际上,妈妈泌乳过程不仅涉及产后,而且于分娩前12周开展,对孕期乳房护理提出更高要求。结合产妇实际状况,可将相关护理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前乳房护理、待产分娩乳房护理与产褥期乳房护理。

   一、产前护理要点

   产前检查环节,应对孕妇的乳房大小、形状等信息进行分析,借助仪器设备等确认孕妇乳房是否存在包块,通过咨询了解孕妇是否存在乳房手术史等,观察孕妇乳头是否正常。

   若发现乳头凹陷现象,婴儿会含不住乳头,无法吸吮乳汁,需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于孕晚期一只手的手指压紧乳晕两侧,另一只手轻轻向外提乳头。也可轻轻推动乳头两侧与上下,挤出乳头,并控制好力度,以免出现乳头过大现象,对早产现象予以规避。若孕妇乳头凹陷较深,可对吸奶器加以利用,吸引乳头,以免乳头出现回缩现象。若有必要,可每天用吸奶器操作2—3次,不可过度牵拉乳头。与此同时,需告知孕妇在孕晚期,如妊娠7月,让其开始乳房按摩,借助视频宣教等提高孕妇对乳房按摩技巧的掌握程度,促进乳腺血液循环速率的提升,提高乳腺发育水平。在此过程中,可让孕妇通过手掌外侧轻按乳壁,将乳头暴露出来,围绕乳房均匀按摩,按摩频率为每日一次。

   妊娠期间,为实现对乳房下垂现象的规避,孕妇需选取适宜的乳罩。妊娠期间,孕妇乳房外形会产生一定变化,选取乳罩时,可选择具备随意松紧特征的乳罩,让孕妇结合自身胸围变化状况,及时调整乳罩大小。乳罩支持乳头时,所处正确位置为乳头连线在肘与肩之间的水平位,以免乳房重量过高,使得乳罩往背部方向牵拉。此外,医护人员需告知孕妇不可用肥皂水清洗乳房或乳头。乳房蒙氏腺会分泌一种物质来保护乳房,一旦使用肥皂水清洗,会破坏此种物质保护效用。

   2.待产护理要点

   产妇待产时,应遵循常规护理操作,擦洗产妇乳房,提升产妇乳房整洁性。切断新生儿脐带后,医护人员需对新生儿加以协助,让新生儿趴在母亲胸部,保障新生儿与母亲皮肤的早接触。10—15分钟后,新生儿会自发吸吮奶头,即为早吸吮。半小时后,再次喂奶,即为早开奶。三早策略的实行,可刺激产妇乳腺分泌。若产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存在一定不足,甚至出现紧张害怕等情绪,不利于母乳喂养。故而,医护人员应注重宣教工作的开展,于产妇待产时通过视频与手册宣教,告知产妇三早策略实施价值,深化产妇对三早策略的了解,并关注产妇情绪,通过心理疏导等提升产妇情绪稳定性,提高产妇配合度。另外,产妇需主动了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以免产妇出现手忙脚乱等现象。

   3.产褥期护理要点

   产褥期应注重早开奶,结合婴儿需求哺乳。婴儿出生后,可引导婴儿吃奶。若婴儿出现哭闹不安等情绪,可通过喂奶安抚婴儿,打破时间的限制,夜间最好不要停止哺乳。有人认为,产妇分娩后,可能没有乳汁,可先喂养婴儿牛奶或糖水,但此举不利于母乳喂养目标的实现,只有早吮吸,勤吸吮可刺激乳汁分泌。产妇分娩后的初乳量少,浓度相对稀薄,但营养价值较高,有助于婴儿免疫力的增强。

   4.掌握婴儿哺乳要点

   妈妈们哺育婴儿时,应考量自身舒适度,调整自身姿势与体位,使肌肉处于放松状态中,贴紧妈妈与婴儿的胸部与腹部,使得婴儿下巴贴近乳房,将乳晕全部置于婴儿口内,以免婴儿只吸吮乳头。喂奶时,应在吸空一侧乳房后,让婴儿吸吮另一侧乳房。喂奶结束后,应挤出剩余乳汁,保证乳房排空彻底性,刺激乳汁分泌。挤奶时,可将大拇指与食指置于乳晕上下方,用大拇指与食指内侧挤压胸壁,保证挤压节奏性,并于乳晕周围反复转动手指位置,之后将一滴乳汁涂在乳头上,晾干后戴上乳罩。

   5.提升妈妈的营养储备水平

   女性妊娠期间,若出现营养不良现象,会使得胎儿宫内发育出现一定问题,甚至可能影响产后乳汁分泌。孕期与哺乳期需注重妈妈们的营养摄入充足性,可食用蛋白质较高、维生素较为丰富的食物,也可适当增加矿物质类食物摄入量,如豆制品等,其蛋白质矿物质成分较高,维生素成分不低,且含有异黄酮成分,可对雌激素进行调节,促进乳汁分泌。

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 赵静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准妈妈孕期乳房护理要诀》,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