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发伤病或灾害事故的现场,救护车到达前的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急诊护理在此时能够采取一系列初步、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为伤病员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在救护车到达前,急诊护理能做什么。
1.初步评估与紧急处理
(1)判断意识与呼吸
首先,急诊护理需要判断伤者是否有意识。可以轻轻拍打伤者的肩膀,询问他们的名字、年龄等简单问题。如果伤者无法回答,可能已经失去意识。接下来,要检查伤者的呼吸,将脸部靠近伤者的嘴巴和鼻子,观察是否有呼吸迹象,同时注意观察伤者的胸部是否有起伏。如果伤者无法呼吸或呼吸微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止血与包扎
检查伤者是否有明显出血。如果有,应立即用干净的布料或手帕压迫伤口,尽量减少出血。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可以考虑使用止血带。对于开放性伤口,应避免触碰伤口内部,以免感染。可以用干净的布料覆盖伤口,等待救护车到达。
(3)固定骨折
如果伤者有骨折迹象,应尽量保持伤肢静止。可以使用木板、硬纸板等物品将伤肢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造成二次伤害。
(4)确保现场安全
在照顾伤者的同时,急诊护理还要确保现场其他人员的安全,避免因紧急情况导致二次伤害。
2.心理安抚与沟通
(1)安抚情绪
如果伤者有恐慌、焦虑等情绪,急诊护理可以尝试与他们交谈,转移他们的注意力。通过简单的对话,让伤者保持清醒,减轻紧张情绪。
(2)保持沟通
急诊护理需要与伤者保持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也要向伤者解释当前的急救措施和目的,让他们对急救过程有所了解,增强信任感。
(3)寻求帮助
如果急诊护理对现场情况不熟悉或无法处理某些复杂伤情,应及时拨打120呼叫救护车,并向接线员清晰地描述伤者的状况、位置和需要的急救措施。在等待救护车期间,急诊护理可以继续进行初步处理,为伤者的救治赢得时间。
3.准备与协调
(1)准备急救物品
急诊护理需要准备好急救所需的物品,如止血带、纱布、绷带、木板等。这些物品应放在容易取用的地方,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使用。
(2)了解伤者信息
急诊护理需要向伤者或家属了解伤者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性别、病史等。这些信息对后续的救治工作至关重要。同时,也要了解伤者的受伤原因和经过,以便更好地评估伤情。
(3)与急救中心协调
急诊护理需要与急救中心保持联系,了解救护车的到达时间和预计到达时间。同时,也要向急救中心报告伤者的基本情况和初步处理措施,以便急救人员在到达现场后能够迅速接手救治工作。
(4)等待救护车
在等待救护车期间,急诊护理需要持续关注伤者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如果发现伤者病情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向急救中心报告,以便调整救治方案。
4.急救知识普及与培训
急诊护理在救护车到达前所采取的初步救护措施对于伤者的救治至关重要。然而,这些措施需要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才能正确实施。因此,普及急救知识和培训急救技能对于提高公众的急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急救知识普及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公众普及急救知识,如电视、广播、网络、宣传册等。让公众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骨折等。
(2)急救技能培训
组织专业的急救培训课程,向公众传授急救技能。培训课程可以邀请专业的急救人员或医疗机构进行授课,确保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可以鼓励公众参加急救志愿者组织或社区急救培训活动,提高自己的急救能力。
结语 在救护车到达前,急诊护理能够采取一系列初步、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为伤病员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这些措施包括初步评估与紧急处理、心理安抚与沟通、准备与协调等方面。同时,普及急救知识和培训急救技能对于提高公众的急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努力,增强急救意识,掌握急救技能,为生命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