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如何通过微创手术摆脱胆结石困扰

发布时间:2025-01-02 阅读:589次 作者:刘东红
单位及职务:遵化市第二医院·遵化市妇幼保健院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胆结石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困扰。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开腹手术,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本文将重点介绍微创手术的优势、手术方法及术后护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如何通过微创手术摆脱胆结石的困扰。

1.微创手术的优势

微创手术是指通过小切口或自然腔道进入体内进行手术操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微创手术对患者的身体损伤更小,具体优势如下。

(1)创伤小,恢复快

微创手术通常只需在腹部开几个小切口,直径通常在0.5—1.5厘米之间,这样的手术创伤远低于开腹手术。由于切口小,术后疼痛感显著减轻,患者恢复较快,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一般在手术后1—3天就可以出院。

(2)并发症少

微创手术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由于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少、感染风险低,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大大减少。同时,微创手术能够更好地保护胆道和周围器官,降低术后胆管损伤的风险。

(3)美观性强

微创手术切口小,术后留下的疤痕也较小,较为美观。尤其对于年轻女性患者,手术后的身体形象影响较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接受度和生活质量。

2.微创手术的方法

微创手术治疗胆结石主要有两种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结石的主要微创手术方法。手术过程中,医生在患者腹部打入二氧化碳气体,使腹腔膨胀,便于观察和操作。手术步骤如下。

麻醉: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

建立气腹:通过腹壁插入气腹针,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使腹腔扩张。

插入腹腔镜:在腹部打几个小孔,通过小孔插入腹腔镜及其他手术器械。

切除胆囊:医生通过腹腔镜观察胆囊的情况,将胆囊及结石切除,最后缝合切口。

手术时间一般在1—2小时之间,术后需要在医院观察1—3天,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决定出院时间。

(2)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ERCP是一种通过内镜对胆道进行检查和治疗的技术,适用于有胆道梗阻或结石的患者。手术步骤如下。

麻醉:通常采用局部麻醉,部分患者可能会进行全身麻醉。

内镜插入:医生通过口腔将内镜插入胃和十二指肠,寻找胆管的开口。

造影:将对比剂注入胆管,拍摄X光片,观察胆道情况。

取石:如果发现有结石,可以通过内镜的工具取出胆管内的结石,必要时可扩张胆道。

ERCP操作相对简单,但如果结石较大,可能需要配合其他手段(如体外震波碎石)进行治疗。

3.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虽然微创手术创伤小,但患者术后仍需注意合理的护理,以促进恢复,避免并发症。

(1)饮食调理

术后饮食是恢复的重要环节。患者在手术后初期应采用流质饮食,待肠道功能恢复后逐渐过渡到软食,最后恢复正常饮食。应避免油腻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推荐多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2)适度休息与活动

手术后应保持适度的休息,但同时也要适当活动,以防止术后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等。建议术后第二天开始适度行走,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一般术后2-4周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保证切口愈合。

(3)定期复查

术后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恢复情况和排除潜在的并发症。复查内容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超声检查等。若出现剧烈腹痛、发热、黄疸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结语  微创手术为胆结石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方法,患者能够有效摆脱胆结石的困扰。在术后护理方面,合理的饮食调理、适度的活动和定期复查是恢复的关键。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将会越来越普及,为更多胆结石患者带来福音。

遵化市第二医院·遵化市妇幼保健院 刘东红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如何通过微创手术摆脱胆结石困扰》,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