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过心慌、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各种检查都未发现异常,然而这些症状却反复发作呢?一些冠心病患者在置入心脏支架或者行冠脉搭桥术后,其胸闷、憋气、心慌等症状反而发作更加频繁,导致不断去医院就诊,最终被医生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症)”。
心脏也会闹情绪
心脏神经症是一种由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以循环功能失调为主的疾病,其发生与心理障碍密切相关,是由于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因素的作用,导致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引起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
心脏神经症患者主观症状为一种或几种症状的组合,即心悸、胸痛、胸闷、气短、眩晕、脉促、头痛、睡眠及胃肠道紊乱。过度劳累、体力活动过少、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以致稍有活动或少许劳累就不能适应,因而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而致本病。此外,一些医源性的因素也易诱发本病的发生。如将非器质性心脏病误诊为心脏病,可造成患者精神负担过重、紧张、焦虑而诱发本病。
常与器质性疾病共存
心脏神经症的诊断目前主要是排除性的诊断、归纳性的诊断、症状性的诊断。排除性的诊断就是将严重的器质性的疾病排除掉。归纳性的诊断就是医生经过启发式的询问,寻找患者不会主动告诉的线索,并让患者了解到其中的因果关系。症状性的诊断就是说人的情绪心理反应也是相当复杂的,有些情况已超出了神经症的范畴,成为一种心理疾病。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患者在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同时,也可能患有心脏神经症。比如说,常见的急性心肌梗塞后的焦虑抑郁,发生比例可达20%—40%。急性心肌梗塞毫无疑问是器质性的问题,而焦虑抑郁是神经症的问题。
治疗切不可操之过急
心脏神经症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治愈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治疗不能操之过急。患者要根据病情轻重调整工作,规律生活,适当参加锻炼。此外,还可适当应用一些镇静安神、抗焦虑的药物来治疗。
中医认为心脏神经症的病机在于心脏亏虚、胆郁痰扰,治疗在于补益心脏、疏利肝胆、怡情易性。(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