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并非所有高烧都会导致抽搐

发布时间:2024-07-22 阅读:338次 作者:朗明瑶
单位及职务: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儿科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但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些健康问题。其中,儿童高烧不退常常令家长担忧,尤其是高温可能引发抽搐。热性惊厥是指由于体温升高引起的短暂抽搐,尤其在6个月到5岁的儿童中较为常见。虽然并非所有高烧都会导致抽搐,但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风险会显著增加。了解儿童高烧与抽搐的关系,有助于家长及时识别症状,采取适当措施,减轻孩子的不适并降低潜在风险。

   一、儿童高烧的定义

   儿童高烧是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状态,通常定义为体温超过38.5摄氏度(101.3华氏度)。对于儿童而言,体温的正常范围一般在36.1摄氏度至37.9摄氏度,但个体差异和测量方法可能导致正常体温的轻微波动。高烧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尤其在感染性疾病发作时更为突出。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感染是儿童高烧最常见的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耳部感染、尿路感染及其他系统感染。

   高烧是机体对感染或炎症的一种自然反应,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御机制。身体旨在通过升高体温,增强免疫反应,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生长。同时,较高的体温有助于加速新陈代谢,促进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尽管高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身体正在与病原体作斗争,但如果体温过高且持续不退,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不适和健康风险。

   在儿童中,发热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通常伴随其他症状,如食欲减退、烦躁不安、乏力或流感样症状等。家长在监测孩子的体温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包括口腔、腋下或直肠测量,其中直肠温度通常更为准确。持续高烧可能会引发家长的担忧,因为高热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热性惊厥,尤其是当体温迅速升高时。

   二、热性惊厥的概述

   热性惊厥一般分为简单热性惊厥和复杂热性惊厥。简单热性惊厥表现为短暂的全身性抽搐,通常持续几分钟,并且在24小时内不会再发作。而复杂热性惊厥则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出现局部抽搐或在同一发作中反复发生。

   热性惊厥的发生机制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密切相关。由于小儿大脑尚未完全成熟,面对高热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较高,容易导致抽搐。虽然热性惊厥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通常不会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但在发作期间,家长和照护者常常会感到恐慌,甚至会担心孩子的安全。惊厥发作时,儿童可能会出现四肢抽动、意识丧失、口吐白沫等症状,这些现象往往令家长感到十分不安。

   尽管热性惊厥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但并非所有高烧都会导致抽搐。一般来说,热性惊厥的发生与体温的迅速上升和个体的神经敏感性有关。此外,家族遗传史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某些家庭中热性惊厥的发生率更高。虽然大多数热性惊厥在几分钟内自行缓解,但仍然建议家长在孩子发作时保持冷静,确保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避免误伤。

   三、儿童高烧引发抽搐的机制

   儿童高烧引发抽搐的机制主要涉及体温升高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体温的升高是身体对感染或炎症的自然反应,旨在增强免疫反应以抵御病原体。然而,当体温快速上升至38.5摄氏度或更高时,特别是对于尚未完全成熟的儿童大脑,可能会引发热性惊厥。

   高热引起的抽搐通常与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密切相关。当体温升高时,神经细胞内的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导致钠、钙等离子内流增加,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从而引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这种异常放电会导致大脑皮层的同步化活动,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的抽搐。

   儿童的神经系统相较于成年人更加敏感,特别是在出生后的头几年,脑部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为剧烈。高温的影响会使得这些尚未成熟的神经元更易兴奋,从而增加了发生抽搐的风险。此外,体温的快速升高而非单纯的高温本身,更容易诱发热性惊厥。许多情况下,惊厥并非在高烧的整个过程中发生,而是在体温急剧上升的时刻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热性惊厥的发生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绝大多数热性惊厥是良性的,发作后儿童通常能够迅速恢复意识和正常活动。然而,反复的惊厥发作可能会引起家长的忧虑,尤其是担心会影响孩子的智力或神经发育。尽管临床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经历热性惊厥的儿童不会留下长期的后遗症,但这仍然需要家长给予足够的关注与科学的管理。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儿科 朗明瑶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并非所有高烧都会导致抽搐》,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7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