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急危重症患者存在神志不清、昏迷不醒、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偏瘫、呼吸困难、脉搏微弱、瞳孔改变、紫绀、烦躁不安、早期脑疝、脏器损伤、多处骨折与
复合损伤等症状。因此,必须进行急救,做好CT检查护理工作。
在CT 检查中,首先要备好抢救器材和急救药品。CT室内的抢救器材主要包括立式小型氧气筒、血压计、电动吸引器、气管切开包、开口器、吸氧管、气管套管(不同型号)、舌钳、舌压板、吸痰管、常规护理用品注射器。急救药品有甘露醇、多巴胺、地塞米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安定、氢化可的松等。
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护理工作中,要对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全过程观察,急危重症患者有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气道阻塞,严重者会呼吸衰竭。作为医护人员,要使用吸引器迅速清理患者口腔和鼻腔内的呕吐物、分泌物等。为了确保急危重症患者气道畅通,避免气道受阻,可以使患者的头偏向一侧,确保患者能够有效吸入氧气,在鼻腔固定好鼻导管,避免其脱落,切忌出现缺氧症状。与此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和意识,全面监测血压与脉搏。如果患者出现了呼吸中断、抽搐、心脏骤停,要立刻抢救。如果是过敏性休克,出现支气管痉挛与抽搐症状,要立刻注射10毫克地塞米松,静脉注射20—50毫克异丙嗪,皮下注射0.5毫克肾上腺素,这样可以降压,为患者补液。
其次,要注意确保安全搬动患者,通常是用抬架和平车将患者送进CT 室,医护人员会在短时间内搬动患者到扫描床,在此环节,必须掌握患者的病情与受伤部位,如果是严重骨折的患者,需要先予以固定,再实施搬动,避免骨折两端错位和软组织、血管与神经继发损伤。如果是脊椎骨折的患者,要注意维持水平位,避免脊椎受损。总之,优化急危重患者CT检查的护理方法,必须备好抢救器械与急救药品,全面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及时采取针对性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