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第二大疾病。腹泻迁延不愈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于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治疗小儿腹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下面为大家一一道来。
1.注意保暖
小儿腹泻后一定要重视其腹部的保暖,做好相关的保暖措施,如可为小儿增添衣物或可在其腹部盖被子等,因为若是小儿的腹部再次受到寒冷刺激,那么将极有可能会使得小儿本就未痊愈的病情恶化,还会使得小儿更加的难受。
2.病情监测
小儿出现腹泻症状以后,家长应仔细观察小儿腹泻的情况,并记录相关的信息,如大便的间隔时间、数量多少、性状等,必要时还可保留一份小儿的大便样本,以便于就医时医生了解小儿的病情,同时也有助于医生准确地判断小儿的病情,从而为小儿制定一份适宜的治疗方案。
3.注意卫生
首先是要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小儿的奶瓶、餐具等物,一定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如可将小儿的用品放入沸水中煮30分钟。
其次是要勤为小儿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更要仔细地为小儿用肥皂洗手,吃饭期间也不要忘记叮嘱小儿不要用手吃饭或咬手指,以免病从口入。
最后是要注意小儿肛门周围皮肤的卫生。在小儿大便完以后,家长要仔细为其擦拭,或可用清水冲洗,确保小儿肛门部位干净。若是发现小儿的肛门有变红的情况,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抗菌素来治疗。
4.合理饮食
首先是要重视饮食的原则。家长可专门针对小儿的营养状况,为其制定一份科学的饮食计划,合理地搭配小儿的膳食结构,使其营养均衡,清淡饮食,低油、低脂、低糖饮食,且小儿的日常饮食最好以如粥、稀饭、面条等易消化且易吸收的软食为主。
其次是要适量摄入以下食物:既要适量补充含有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也要适量饮用酸奶、低乳糖或不含乳糖的奶粉,还要适量摄入如土豆、西瓜、香蕉、橙子等含钾高的食物,更要适量饮用在每100毫升鲜豆浆中加5至10克葡萄糖的豆浆。
最后是要忌食以下食物,既要忌食海鲜、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也要忌食过敏食物,尤其是小儿无双糖饮食后腹泻症状仍未缓解时可考虑蛋白质过敏。
5.科学用药
首先是要重视用药的原则。家长应谨遵医嘱,督促小儿正确、规范、规律地用药,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长不能因为自己忙就忘了让小儿服药;二是家长不能因为小儿不想服药就任由其漏服;三是家长不能随意更改小儿药物的用法以及用量;四是家长不能随意听信广告或他人的话就让小儿停药或更换小儿的药物。
其次是要合理地补钾、补锌。一是对于长期腹泻儿、重度脱水儿、营养不良儿应重视补钾,既可静脉补钾,如可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等,也可口服药物补钾,如可口服氯化钾缓释片、枸橼酸钾颗粒等。二是对于急性腹泻儿在其能进食后应重视补锌,不过这需要考虑小儿的年龄情况,如小于6个月的患儿每天应补充元素锌10毫克,大于6个月的患儿,每天应补充元素锌20毫克。
再次是要对症治疗。对于有呕吐症状者可用吗叮啉,对于有腹泻症状者可用蒙脱石散剂,对于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可用多酶片、胃酶合剂等,对于因中毒性肠麻痹所致的腹胀者可静脉注射酚妥拉明。
最后是要控制感染。这需要考虑引起小儿腹泻的疾病的类型,对于一般病毒性肠炎无需使用抗生素,对于真菌性肠炎应停用抗生素并口服制霉菌素,对于细菌性肠炎应根据病原或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与病原类型有关,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者可选新青Ⅱ、万古霉素等,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者可口服阿莫西林等药,重症患儿可选三代头孢菌素等。
总之,小儿腹泻是常见病症,该病极易给小儿带来较大的不适感,为了尽快促使小儿身体康复,需要积极治疗小儿腹泻,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上述事项,如此才能较好地保证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