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重度贫血连累心脏

发布时间:2024-01-08 阅读:462次 作者:贺华
单位及职务: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肿瘤血液科

贫血是临床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轻度贫血通常无明显症状,但是严重贫血可导致心力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重视贫血,尽早发现、尽早干预。

1.什么是贫血  贫血是指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导致无法为组织器官供氧的一类临床综合征。临床诊断贫血的标准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含量<120g/L,红细胞计数<4.5×10^12/L及红细胞比容<0.42;成年女性血红蛋白含量<110g/L,红细胞计数<4.0×10^12/L及红细胞比容<0.37。孕妇因血浆量增加血液稀释,贫血的诊断标准为:血红蛋白含量<100g/L,红细胞比容<0.30。

2.什么是心衰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至严重阶段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左心室和(或)右心室功能障碍及神经体液调节的改变,出现全身组织器官灌流不足和淤血等循环功能异常,并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体液潴留、乏力等。

3.贫血为什么会导致心力衰竭  一般轻度贫血不会导致心衰,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皮肤苍白、心率加快。血红蛋白含量<70g/L容易引起心血管病。血红蛋白含量<50g/L时,单纯贫血导致的心衰比例会大大提高。患者会出现心悸、头晕、心绞痛等,其中心悸为最突出的症状,在心尖或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柔和的收缩期杂音,称为贫血性杂音,严重贫血可听到舒张期杂音。严重时可出现活动后胸闷、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加重也可以出现端坐呼吸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在贫血后期也可出现头面部、双下肢浮肿的症状。贫血早期心脏功能可以代偿,而重度贫血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从而诱发心力衰竭。这主要是由于重度贫血会导致心脏高负荷运转,在正常情况下,心跳60—100次/分即可维持机体组织的生理活动,但是在重度贫血的情况下,心跳120次/分以上才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慢性严重贫血时心肌长期缺氧,出现退行性变时,使心脏的储备功能减退,严重贫血时血色素明显下降,而氧气是通过红细胞来进行携带和运输。严重贫血的时候运输氧气的红细胞明显减少,因此,机体会出现缺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机体往往通过增加心脏的收缩频率以及增加心脏的收缩力来使得心输出量增加,从而相对使得携带氧气的血细胞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从而来缓解缺氧的症状。但是心脏在这种高强度、高负荷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出现功能障碍。

4.贫血导致心衰的治疗  ①对因治疗:查找贫血原因,完善红细胞形态、血清铁、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等检查,必要时作骨穿,尽快明确贫血病因,针对贫血病因治疗。如果贫血的病因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贫血状态没有纠正,患者的心衰就很难真正得到好转及纠正。由于贫血的发生机制复杂多样,因此需要根据贫血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缺铁性贫血,需要积极补充铁剂,并积极治疗引起缺铁的原发疾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需要积极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溶血性贫血则需要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是使用脾切除术治疗。肿瘤性贫血需要积极采用放化疗治疗。对于免疫相关性贫血则可以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②对症治疗:重度贫血以及合并心功能不全的贫血患者,需要给予输注红细胞治疗,纠正贫血,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对于贫血合并感染的患者,需要积极给予抗感染治疗。

③手术治疗:干细胞移植适用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或某些严重的遗传性贫血患者。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以及脾功能亢进的患者,需要采取脾切除手术治疗。

④改善心衰治疗:主要是改善血流动力学,通过利尿来减轻水肿和肺淤血,通过强心治疗提高心肌收缩性,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治心律失常。

   结语  严重贫血可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贫血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严重贫血的患者应常规氧气吸入,改善组织缺氧。控制钠盐摄入,加强营养补给。只有纠正了贫血,才能有效地避免心衰的发生。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肿瘤血液科 贺华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重度贫血连累心脏》,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