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肺结核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两种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人将这两种疾病称作“姐妹病”。为什么很多患者会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呢?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功能紊乱,血糖水平就会不稳定,会滋生出更多的结核杆菌,再加上患者免疫力较低,随之肺结核疾病就会出现。相比单独疾病,“姐妹病”的治疗难度系数更大。当前很多患有“姐妹病”的患者都在为治疗方式而焦虑,无从面对。本文旨在给大家介绍当糖尿病遇上肺结核时如何治疗。
糖尿病遇上肺结核之治疗要点
糖尿病肺结核的治疗药物与单纯肺结核疾病患者的治疗一样,都需要在治疗时遵循“早期、联用、规律、适量、全程”的用药原则,具体来讲就是及早用药(及早用药可以修复病变,阻断传染源,避免对亲人、周围健康人群造成传染),多用药(联合治疗能够保障临床效果,有效防止结核菌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规律用药(避免在用药的过程中出现漏服或者减少药量的现象),且药物量适中(药物剂量过小,无法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易增加耐药性;药物剂量过大,会产生毒副作用,影响治疗效果),坚持用药,确保疗程的充足性。
通常选择的药物有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但在用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糖尿病和抗结核药物之间的影响。(1)利福平具有杀灭结核菌的作用。该药物需要在早晨空腹或者是在早饭前的半个小时服用。该药物呈橘红色,所以药物服用之后大小便或者眼泪会成为橘红色。停药后,症状就会消失。利福平具有促进肝脏对降糖药物甲糖宁的代谢灭活作用,与甲糖宁联合使用时,需要加大甲糖宁的服用剂量或更换其他的降糖药物。(2)异烟肼同样具有杀灭抗结核菌的作用,且价格低廉。但此药物会对正常碳水化合物代谢情况造成干扰,使血糖水平发展异常,非常容易诱发末梢神经炎,所以在应用的时候需要多加注意。(3)吡嗪酰胺能够在静止状态下杀灭结核杆菌,需根据患者病情情况及用药程度决定药物剂量和次数。
糖尿病患者需终身治疗,结核病需要长期接受随访,如果糖尿病水平无法平稳控制,更需要对肺结核进行定期复查。
糖尿病遇上肺结核,如果满足肺结核的手术指征,血糖水平控制平稳且患者可以胜任手术的情况下,就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如果在化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因为在糖尿病终身存在的情况下,肺结核病灶重新“启动”的机会就会变多。
糖尿病遇上肺结核之治疗方案
1.抗结核药
(1)结合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尽可能地选用效果较好的敏感药物。
(2)以短程治疗方案为主,疗程通常在9个月,也可以延长到1年;强化阶段通常为2个月或3个月,每天需要按照医嘱方案正常给药;强化阶段选择的药物就是上文所提到的那三种药物和不同的相关药物。
(3)为了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减少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增强患者的免疫力,需要适当采用脱敏药、糖皮质激素、降血脂药、辅羧酶及维生素(B1、B6、C、E及PP)等。
(4)定期到医院接受肺部X线检查和痰液检查,便于有效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为患者的治疗方案做好相应的调整。
2.糖尿病的治疗
(1)胰岛素应用:①药物的使用剂量中、小最佳。由于此类患者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比较强,所以在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时正常偏高是比较安全的,大约6—7mmol/L正常,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②对于中度程度较轻者,可以选择口服降血糖的药物进行治疗。③此类患者非常容易诱发末梢神经炎,为此,在采用异烟肼和乙胺丁醇治疗时,需适当服用一些维生素B。
(2)加强营养,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多摄入一些高蛋白的食物,适当延长治疗时间。
总之,结核病发展到目前已经是有法可治了,所以糖尿病遇上肺结核也不要过于害怕,不治之症的时代已经过去,只要坚持正确的治疗原则,选择正确的方式,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是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