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部分人或许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献的血和医院给患者输的血长得不一样?”这是因为,无偿献血者有的是捐献全血,有的是捐献成分血,而捐献的全血还要经历成分制备变为成分血,才能用来输注。那么,献全血和献成分血具体有什么不同呢?
1.定义
献全血: 通常我们所说的“献血”,基本上指的就是献全血,该过程是通过一次性采血针直接将献血者体内的血液采集到采血袋中即可,过程比较简单。全血送回血站后将通过离心、自动化分离等方式将血液中的有效成分单独分离出来,制成红细胞、血浆、冷沉淀等血液制品。
献成分血:是通过一次性采血针,将献血者的血液采集到一套一次性密闭管路中(密闭管路提前装置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中),经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的处理,只收集需要的某一血液成分,同时将其它血液成分还输至献血者体内,收集的那部分成分血即为捐献机采成分血。捐献的成分可以是血小板、粒细胞或外周血干细胞。
在临床医疗中,全血一般仅适应于血容量不足且有急性大量失血的患者,而成分血能更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患者的输血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有针对性地“对症输血”,如贫血患者输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输浓缩血小板,让献血者的热血能物尽其用,挽救生命,从而提高血液利用率。
2.品种
全血制备的血液成分制品有: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
捐献成分血在我国以捐献单采血小板最为普遍。
3.间隔期
两次献全血间隔需要六个月。献完全血下次打算献单采血小板,需要间隔3个月。
两次献血小板间隔需要19天,献完单采血小板再献全血则需要间隔28天。
4.采集时间
捐献全血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
捐献单采血小板的时间一般在60分钟至90分钟之间,需要根据献血者个人身高体重、血小板计数、血管粗细、血液循环速度等指标从而时间上会有不同。
5.采集要求
献成分血的采前血液检测要求和献全血不一样,例如,肘部血管较为明显;采前血小板计数要≥150×109/L且<450×109/L,预测采后血小板数≥100×109/L;红细胞压积(HCT)≥0.36才可以捐献。
6.如何捐献全血和血小板
捐献血小板因需使用特殊的采血设备和器材,需到血站指定的献血地点捐献。另外,血小板的保质期只有5天,一般在临床需要时预约采集。为了献血者的爱心不落空,为了不耽误献血者的宝贵时间,要提前致电血站预约采集时间。流程为:预约-登记-体检-检验合格-采集。
捐献全血只需在血站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去采集即可。
7.捐献血小板前需注意什么
捐献血小板前一周不得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维生素E、消炎痛、潘生丁、氨茶碱及抗过敏药物等。
献血前两餐应清淡饮食,不要吃高油脂食品,不饮酒,不空腹献血。献血前保证充足睡眠。
因机器采集过程稍长,献血前半小时内应适量饮水,并尽可能先行排尿,以免中断采集。
献血前一周内,若有感冒、发热或腹泻等不适以及女性月经期前后三天都应该暂缓献血。
8.捐献全血和成分血的奖励政策和用血待遇
临床用血报销时,献血者本人按献血量三倍免费用血,累计达1000毫升的终身无限量免费用血。献血者的父母、配偶和子女临床用血时,按捐献者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一个机采成分血按全血800毫升计算。
国家制定的无偿志愿献血奖励办法中规定,表彰评定的无偿献血次数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折算统计:全血200毫升按一次计算,成分血每一个机采单位按一次计算。
结语 一份热血,一份爱心,一份希望,无论选择献全血还是献成分血,都是对无偿献血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