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的科学护理方案

发布时间:2024-01-04 阅读:400次 作者:隋苓苓
单位及职务:承德县中医院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又称体外震波碎石术,是一种非接触性、非侵入性治疗结石的技术。它采用一种特制仪器,该仪器能够在不接触人体的情况下产生专门的冲击波,这种冲击波经过精确的聚焦对准体内结石,通过多次脉冲的能量作用于结石,最终达到将其打碎的效果。如此一来,碎裂后的石块便能够跟随尿液的流动,顺利排出体外。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德国多尼尔公司第一台体外碎石机问世以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过漫长的应用与改良,现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数以百万计的治疗案例。在尿石症的治疗过程中,ESWL已逐渐被医疗界公认为一种基础且首选的方法。

与传统手术相比,ESWL展示了它独有的优势:即便它的操作远没有切开皮肉般来得直接,其效果却毫不逊色,患者承担的风险和恢复的时间都大幅减少。该方法具有不开刀、无痛苦、无副损伤、易排除、治疗时间短、排石率高等优势。它的出现,无疑为尿石症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

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

这项现代医学技术以其高效、微创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泌尿系统结石治疗。通过专门设计的设备,发射冲击波粉碎体内的结石,以利于其排出体外。尽管这一技术的治疗效果备受认可,但术后的护理同样不可忽视,且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完成体外震波碎石手术后,展开细致入微的护理流程是首要的任务。术后初期,最紧迫的工作是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但不限于血压、心跳速率、呼吸频率和体温。这些指标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一线直接信息,以了解患者当前的物理健康状态。在判断过程中,任何轻微的波动都可能暗示着健康问题的发生。例如,发热可能表征着感染出现,因而这需要被迅速识别与对待。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的患者,其尿色与尿量的变化都代表着恢复的信号。众所周知,血尿现象(即尿液带血)时有发生,往往与结石穿越尿道时对内壁的刮擦有关。而与此相反,排尿若显困难,尿量骤减,便可能揭示了更严峻的状况,如尿路受阻的可能性。面对这些病状,迅捷的响应与精准的医治便显得至关重要。在监测病患尿液时,任何出乎意料的变化都不应被忽视。若发现排尿过程中伴随着异常的症状,诸如疼痛或疑似尿道阻塞迹象,应立刻依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这不仅能提前发现问题,还有助于患者尽快回归到健康的生活状态。

解痉止痛的重要性

对于经历完手术仍然感到疼痛的患者,解痉止痛治疗则成了第三项至关重要的护理满足点。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不仅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腰部或腹部的疼痛,还能助力患者更好地参与康复活动。疼痛控制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也是帮助他们克服术后恢复路上的困难的关键策略。

最后,不可忽视的一环是评估碎石效果,确保患者能否成功地排出结石碎片。通过尿液的检测,查看其中是否包含了碎石颗粒,是对术后疗效的重要评价手段。如果检查结果发现患者成功排出了碎片,那么,这不仅是治疗成功的直接体现,同样也标志着患者正在良好的康复过程中。

术后护理不仅局限于临床观察

从系统和正规的检查到后续的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术的全过程要求医护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能力和敏感度。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及时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最终排出结石,最大限度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此外,术后护理不仅局限于临床观察,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要。医护人员需指导患者如何在家中继续促进结石的排出,包括保持充分的水分摄入和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结构调整等。

目前,尽管体外震波碎石术已成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主流方法,但并不是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都能一次成功排出结石。部分病患如果未能取得预期的碎石效果,或者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复杂,再次手术就显得极为必要。

结语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的护理措施,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完善的护理配合精准的治疗,患者才能尽快康复,并减少结石复发的风险。

承德县中医院 隋苓苓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的科学护理方案》,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