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护理慢阻肺患者的七大要点

发布时间:2024-01-01 阅读:385次 作者:程俊霞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东光县人民医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它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患者及家属应正确对待,及早发现病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

   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不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严重者还会因呼吸衰竭、肺心病而死亡。慢阻肺发生时,可存在一个或多个症状,如慢性咳嗽、咳痰、憋喘,而疾病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慢阻肺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是吸烟,接触职业粉尘、大气污染、室内污染、呼吸道感染等也可诱发。

   1.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因素有哪些?

   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因素有:

   吸烟:吸烟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危险的因素。

   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如长时间接触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及室内污染空气等。

   空气污染:大气污染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的慢性刺激。

   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机体内在因素:如呼吸道防御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营养等都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要点

   立即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吸烟可诱发和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环境调理,预防感染:患者应处于空气清新的环境,避免长时间处于粉尘较多的环境中,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以免受凉。外出时需要佩戴口罩,避免长时间吸入刺激性气体导致病情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严防流感或上呼吸道感染。

   作息饮食: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患者需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麻辣火锅等。日常可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例如苹果、西红柿等,也可以多吃鱼肉、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为身体补充营养。

   用药管理: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支气管舒张药、祛痰药物,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合理用氧:提倡长期家庭氧疗,正确使用氧疗装置,每天吸氧时间为15小时以上,采用低流量持续给氧,流量l—2L/min,防止随意调高氧流量。长期氧疗的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改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预防夜间低氧血症,改善睡眠质量;预防肺心病和心衰。

   呼吸功能锻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保持良好的肺功能,使患者保有较好的活动能力和良好的生活质量。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每日训练3—4次,每次重复8—10次。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的方法分别如下。

   ①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用鼻子吸气默数“123”,再把嘴唇缩小做吹笛或口哨样缓慢呼气,默数“123456”,呼气的力度以能轻轻吹动距离脸部30厘米的白纸为适度

   ②腹式呼吸:患者保持直立、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呼气时用口呼出,手感到腹部下降。另外,可以在腹部放置小枕头、杂志或书锻炼腹式呼吸。腹式呼吸需要增加能量消耗,因此只能在患者疾病恢复期或出院前进行训练。

   心理护理:引导患者适应慢性病并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如放慢思维、控制呼吸、眺望远处、外出散步、听音乐、做游戏等娱乐活动,以分散注意力,减少孤独感,缓解焦虑、紧张的精神状态。

   康复锻炼: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自身体质。平时需要多外出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这样做有助于改善病情。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诊,监测肺功能变化以及合并症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病情进展,并及时控制病情。当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嘴唇发紫、腿肿、腹胀、食欲差、胸痛、头晕、头疼或昏迷等症状时,提示存在并发症,应尽快就诊。

河北省东光县人民医院 程俊霞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护理慢阻肺患者的七大要点》,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