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康复治疗到底有多重要

发布时间:2024-01-01 阅读:398次 作者:黄艳芳
单位及职务:田东县中医医院

   现代医学不仅仅关注患者的存活情况,还关注存活患者的功能恢复状况。通过康复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各方面功能,促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生活。

   简单来说,康复治疗主要是通过各种康复手段,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功能障碍,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促使患者早期康复。文章主要就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展开探讨。

   1.什么是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主要是针对各种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展开的治疗,主要应用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骨关节炎等疾病患者中,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例如,骨折患者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静养一段时间,但是如果不及早进行康复治疗,容易造成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因此伤后1—2周内,需要进行患肢肌肉主动活动,其他关节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骨折2周后,肿胀已消退,应逐步活动骨折处的上下关节,增加活动次数、幅度及力度;当骨折已基本愈合,外固定拆除,此时应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的主动活动,改善关节僵硬症状,并联合相应的物理治疗、作业疗法,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的活动范围与肌力。

   2.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改善患者的后遗症  各种重症、慢性疾病容易留下多种后遗症,比如说脑卒中患者容易并发偏瘫、失语等后遗症,慢性肺病患者容易出现肺功能下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部分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例如,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过积极的肢体功能锻炼,可以帮助30%—70%的患者重新行走,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减轻家庭负担。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例如,骨关节疾病会导致患者的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而通过规范化的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康复治疗的常用措施有哪些?

   目前康复治疗主要采取的手段有以下几种。

   物理治疗:主要指各种运动疗法、红外线疗法、牵引疗法等,其能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适用于肌力下降、关节活动度减小、平衡能力降低、步态不稳、腰背疼痛的患者。

   作业治疗:主要是通过各种精细动作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生活能力训练等措施,例如开展穿衣进食训练,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

   肺功能治疗:主要应用于慢性肺病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提高运动耐力。

   语言治疗:多用于失语、构音障碍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语言能力。

   中医治疗:中医中的针灸、按摩、穴位敷贴等治疗方法,在康复治疗中也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

   心理治疗:功能障碍的发生,往往会导致患者焦虑抑郁,影响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因此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减轻心理应激反应,促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文体治疗:患者经常参与文体活动,比如说下象棋、跳广场舞、钓鱼、绘画等活动,可以改善心理状况,提高身体协调能力、运动耐力,从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在康复治疗方法选择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例如,对于行动能力差的脑卒中患者,可以采取物理治疗方法;对于自理能力差的患者,可以应用作业疗法;对于失语症患者,可以采取语言治疗。具体选择方法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决定。

   4.康复治疗适用于哪些患者?

   康复治疗的适用范围广,包括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关节疾病、脑卒中、脊髓损伤、失语症等疾病。例如,对于慢性肺部患者来说,通过肺功能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通气量,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康复治疗可以减轻后遗症的影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的疾病和损伤的最佳康复时机虽略有不同,但总的原则是越早介入效果越好。例如,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可以采取良肢体位摆放,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展康复治疗。

田东县中医医院 黄艳芳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康复治疗到底有多重要》,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