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其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到最后的共同结局。出现肾衰竭后一定要及时就诊治疗,同时还要关注各项护理工作。
1.肾衰竭及其危害
慢性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就会发展为肾衰竭。根据病程,肾衰竭可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肾衰竭可能影响到患者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心、肝、脾、肺、肾、骨骼、皮肤等;会对患者的消化系统造成危害,导致其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也会影响到神经系统,这也是很多肾衰竭患者头晕、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的原因;肾衰竭威胁到心血管系统时,患者还会有心力衰竭、心包炎、高血压等并发症。
2.肾衰竭患者如何护理
生活护理: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病期间应当卧床休息,身体情况好一点时可以开展适当的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心功能衰竭者或尿毒症脑病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日常要做好卫生工作,早晚坚持刷牙,饭后漱口,定期擦洗身体,如果皮肤出现了明显瘙痒,可使用苏打水或温水擦洗,避免用手挠抓;每天早晚要进行通风,有条件者要通过紫外线来消毒,确保居住环境的良好。
饮食护理:肾衰竭患者应坚持低蛋白的饮食原则,尽量使用低磷饮食,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及钙、铁,严格限制植物蛋白摄入量,水、钠、钾的摄入量也要进行控制。同时,要确保饮食结构丰富,以使患者获取足够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的机会;如在治疗期间出现恶心的症状,则要少量多次进餐,以补充营养。
心理护理:肾衰竭患者普遍存在悲观、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一定要做好对其的心理疏导工作。家属要安慰患者,尤其是一些发展到晚期的肾衰竭患者,要加强与其沟通交流,给予其情绪方面的支持,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患者自身也要学会排解不良情绪,可与病友相互支持、安慰。
做好病情监测:肾衰竭患者一定要听从医生安排,定期去医院复诊,日常生活中也要观察自身的血糖、血压,每日测量体重并记录入液量。若近期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结语 总之,肾衰竭患者护理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关系到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必须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