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中,冠心病被认为是中老年人才会得的慢性病,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年龄前移。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相比,年轻患者临床特点鲜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少,但起病突然,院外死亡率极高,且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干预的手段和远期预后与老年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因而,对于冠心病尤其是年轻早发冠心病的防治刻不容缓。
早发冠心病的定义: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发病年龄<45岁的冠心病定义为早发冠心病。研究表明,1994—2014年期间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的患者中,年轻患者所占的比例呈增加趋势。
常见危险因素:一项关于中国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表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超重或肥胖、睡眠障碍或缺乏以及生活压力过大均为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早发冠心病的保护性因素。
临床表现及特点:相较于非早发冠心病而言,早发冠心病起病急,常无先兆症状,病程进展快,常以急性冠脉综合征为临床表现。
与心肌缺血相关的胸部不适(心绞痛)有以下特点。
部位: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部不适通常位于胸骨体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下颌部。
性质:胸痛常为压迫、发闷、紧缩或胸口沉重感,有时可为颈部扼制或胸骨后烧灼感,可伴有呼吸困难。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程度更重。
持续时间:通常持续数分钟至10余分钟;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达数十分钟。
诱因:与劳累或情绪激动相关是心绞痛的重要特征。含服硝酸酯类药物通常可缓解。
早期识别及预防 当出现胸部不适,尤其是持续不缓解的心绞痛时,应立即就近就医,行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筛查及动态复查两者变化,必要时完善冠脉造影明确诊断,确诊后尽早启动冠心病二级预防及规律服药治疗。
预防方面,要做好危险因素的管理,包括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