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具有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且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疾病症状明显加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均受到了严重威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全球的发病率较高,逐渐成为了与糖尿病、高血压并行的慢性疾病,为减轻疾病损害,需注重预防和护理干预。
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持续进展的、不可逆转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引起,长期接触这些刺激物会导致气道和肺部慢性炎症反应,最终导致气道狭窄和肺功能下降。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机体可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存在关联,对机体生活质量存在严重影响。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主要目标是缓解症状、减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和管理并发症。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戒烟、使用吸入式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和类固醇)、氧疗、体育锻炼、营养支持和疫苗接种等。需要综合考虑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点,其预防措施较多,例如:
1.戒烟。吸烟是导致COPD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就是戒烟。如果已经患有COPD,戒烟也有助于减缓疾病的进展。
2.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尽量避免长时间在有害气体(如化学气体、环境污染物)和颗粒物(如尘埃、污染空气)的环境中工作或居住,使用面罩或口罩等防护设备,降低吸入有害物质的风险。
3.定期体检。对于有吸烟史或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肺功能测试和身体健康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4.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在家中保持良好的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室内有害物质的浓度,有助于降低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
5.均衡饮食。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6.适度锻炼。适度的锻炼有助于强化肺部和心血管系统,提高身体的耐受力。但在进行锻炼前,建议咨询医生,确保锻炼的方式和强度适合个体情况。
7.及时治疗呼吸道感染。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及时治疗感冒、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有助于减轻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8.合理使用药物。对于已经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根据医生建议合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类药物等,有助于缓解症状和控制疾病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
1.家庭氧疗。家庭氧疗对于一些慢阻肺患者来说,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采用家庭氧疗可以提供适宜的氧气浓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缺氧的症状。在进行家庭氧疗时,确保选择适当的氧流量和氧浓度非常重要。可根据医生建议和患者具体情况来决定,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但是需要注意避免氧中毒的风险。
2.科学排痰。咳痰和慢性咳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这些痰液的堆积可能会阻塞气道,影响呼吸功能。及时、科学地进行排痰,可以有效改善呼吸功能。家属可协助患者进行排痰,拍背是一种常用的排痰技术。叩背时家属使用单手,五指并拢,从患者的上背部往下规律地叩击,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大的力量引起呛咳。叩击背部时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有助于将痰液带出。
3.改善居住环境。确保居住环境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以便患者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避免接触室内空气污染源,例如烟草烟雾、化学物质等。在空气质量不佳的情况下,考虑使用空气净化器或打开窗户换气。维持房间适宜的温度,一般为18—22℃。
总而言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均有严重威胁,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护理,可减轻疾病损害,改善机体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