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做完扁桃体手术,医生让我多吃冰的,这到底有没有用啊?”很多家长在孩子做完扁桃体切除手术后,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扁桃体手术虽不算大手术,但术后伤口疼痛、吞咽困难却让不少患者备受困扰,而“吃冰止痛”这个说法,也在患者间流传甚广。今天咱们就从科学角度聊聊,扁桃体术后吃冰到底能不能止痛,以及术后护理还有哪些关键要点。
扁桃体术后吃冰确实能止痛
首先得明确,扁桃体术后吃冰确实能止痛,这可不是偏方,而是有扎实的医学原理支撑。
扁桃体切除后,咽喉部会留下新鲜创面,创面周围的神经末梢非常敏感,轻微刺激就会引发剧烈疼痛。冰的食物或饮品接触创面时,会带来两个关键作用:一是低温能让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创面出血和肿胀,肿胀减轻了,对周围神经的压迫自然会缓解,疼痛也就随之减轻;二是低温会暂时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度,就像给疼痛信号“踩了刹车”,让大脑接收到的疼痛感受变弱。
“吃冰止痛”有讲究
不过,“吃冰止痛”也有讲究,不是随便吃块冰就行。刚做完手术6小时内,患者通常需要禁食禁水,6小时后可以开始尝试少量冷流质食物,比如冰水、冰牛奶、冰豆浆等。这时候要注意,不能直接吃冰块或太硬的冰品,比如冰棒、冰淇淋里的坚果粒,以免划伤创面导致出血。最好是把冰牛奶、冰水含在口腔里,让低温慢慢接触创面,停留3—5秒后再慢慢咽下,这样既能发挥止痛效果,又能避免刺激伤口。每次量不用多,10—20毫升就够了,每天可以多尝试几次,既能止痛,还能补充水分,预防术后脱水。
随着恢复进展,术后2—3天创面会逐渐形成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身体自我保护的“天然敷料”,能隔绝细菌、促进伤口愈合,千万不能用手或筷子去抠。这时候可以把饮食从冷流质过渡到冷半流质,比如冰粥、冰酸奶、凉的鸡蛋羹等。但要注意温度不能太低,接近0℃的冰品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尤其是小朋友和老人,建议把冰粥、冰酸奶放在室温下放置5分钟,稍微回温后再吃。同时,过渡饮食时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则,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增加咽喉部负担,每次进食后可少量饮用凉白开,帮助清洁咽喉残留食物,减少创面刺激。
还有几个关键要点不能忽视
除了吃冰,扁桃体术后护理还有几个关键要点不能忽视。
第一个是口腔清洁。术后创面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所以每天要用温盐水漱口。具体方法是把2—3克食盐溶解在200毫升温水中,含在口腔里,仰头让盐水接触到咽喉部,停留30秒后吐出,每天早晚各一次。注意漱口时动作要轻柔,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创面白膜。
第二个是饮食选择,术后1—2周内要避免吃辛辣、坚硬、过热的食物,比如辣椒、坚果、火锅等,这些食物会刺激创面,导致疼痛加重或出血。可以选择软质、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面条、粥、蒸蛋、豆腐等,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比如橙子、猕猴桃等,但要注意把水果切成小块,避免直接用牙齿啃咬,也可将水果榨成温凉的果汁饮用,既补充营养又减少对创面的刺激。
第三个是休息与活动,术后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同时要避免剧烈运动,比如跑步、跳绳等,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血管扩张,引发创面出血。建议术后1周内以卧床休息为主,1周后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比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看书等,防止咽喉部充血加重不适。
还有一个常见的误区需要提醒大家,很多人认为术后出血是正常现象,其实不然。如果术后出现持续出血,比如吐出的唾液中带有鲜血,或者出血量较多,甚至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能拖延。另外,术后如果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5℃,或者咽喉部疼痛加剧,也要及时联系医生,排除感染的可能。部分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轻微咳嗽,此时要尽量克制,避免剧烈咳嗽牵拉创面,可适当饮用温凉的水缓解咽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