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率高

发布时间:2025-05-15 阅读:55次 作者:黄国昌
单位及职务:灵山县人民医院

   心脏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心内直视手术作为治疗多种心脏疾病的关键手段,在医学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心内直视手术多在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的状态下进行,然而,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心肌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以及可能引发的严重脏器损害并发症等。近年来,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逐渐兴起并得到广泛应用,其凭借高成功率和显著的优势,为心脏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深入了解这一先进的手术方式,对于患者、家属以及相关医学从业者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原理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在浅低温(33±0.5)℃的条件下,阻断上、下腔静脉,切开心脏,同时吸引冠状静脉窦及肺动脉血液,在心脏持续跳动的状态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操作。在此过程中,不阻断主动脉,也不灌注心脏停跳液,使得心脏保持空跳或慢跳(40—50次/min)。这种独特的手术方式,能够维持跳动心脏的基本血供,从根本上避免了心肌缺血、缺氧以及再灌注损伤等问题。因为心脏在持续跳动时,冠状动脉能够持续获得氧合动脉血液的灌注,保证了心肌组织的有氧代谢,维持了心肌组织内环境的稳定,包括酸碱平衡和电解质代谢等,使其更接近生理状态下的心脏功能维持方式。

   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率高的原因

   独特的心肌保护机制:传统心脏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由于心脏冠脉血管供应中断,心肌长时间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再灌注时又会引发一系列损伤反应,这对心肌功能的恢复极为不利。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避免了这些问题。研究表明,虽然心脏不停搏状态下的耗氧大于停搏状态,但心脏空跳时需氧量减少,且心肌组织供血量较平时高43%。同时,浅低温(32—34℃)时肌体代谢率下降20%—30%,综合考虑,即使手术中灌注压低于正常平均动脉压,仍能满足心肌接近生理状态的有氧代谢。此外,冠状血管分支从心内膜向心外膜行走方向与心肌纤维垂直,心脏停搏时无论是顺灌还是逆灌,都只能主要灌注到心脏内膜或外膜的一方,而心脏不停搏状态下,只要灌注量足够,即可使各层心肌组织较均匀地得到氧合血液供应,从而达到更好的心肌保护目的。这种独特的心肌保护机制,使得术后心脏功能恢复良好,大大降低了因心肌损伤导致的手术失败风险,是手术成功率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手术操作与监测优势: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具有诸多优势。由于术中心脏保持搏动状态,有利于发现较小的室缺以及修补后的残余分流,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传导束的损伤,还能在最接近生理的状态下检查心脏瓣膜的情况与修补效果。同时,因为不需要进行心脏复苏等复杂操作,简化了手术流程,缩短了手术时间。手术时间的缩短,不仅减少了体外循环对机体的不利影响,降低了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还使得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风险降低。另外,术中可以通过心电监护系统实时监测心脏传导组织功能,一旦发现异常,能够及时中止操作或重新缝合,避免对传导组织造成严重损伤。这些手术操作与监测方面的优势,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结语  总而言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凭借其独特的心肌保护机制、手术操作与监测优势以及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多种心脏疾病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成功率,为广大心脏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然而,如同任何手术一样,它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且在手术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如某些心脏病患者因侧支循环丰富或局部粘连严重,可能给术野暴露和手术操作带来困难;操作不当可能发生气栓等。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相信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将不断完善,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在心脏外科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推动心脏疾病治疗水平迈向新的高度。

灵山县人民医院 黄国昌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率高》,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5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