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这3类降压药,慢阻肺患者慎选

发布时间:2025-05-12 阅读:6526次 作者:熊耀端
单位及职务:广州市花都区清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慢阻肺患者遇上高血压,就像河道淤塞时又遇上暴雨,降压本是为减轻心脏负担,但某些降压药可能让本就脆弱的呼吸道“雪上加霜”。以下3类降压药,服用前务必与医生充分沟通。

   第一类:部分“洛尔”家族药物(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1.潜在风险

   这类药(如普萘洛尔)会同时阻断气管上的β2受体,犹如给本已狭窄的气道“勒紧缰绳”,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让呼吸更加费力。患者常描述“胸口像压了石头”“吸不进也呼不出”。

   2.应对策略

   主动告知病史:开降压药前,务必清晰告知医生您有慢阻肺或哮喘病史。

   优选替代方案:医生可能选择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它们对气管影响较小。但即使如此,起始剂量也需谨慎,并在医生严密监测下使用。

   警惕眼药水!某些治疗青光眼的滴眼液(如噻吗洛尔滴眼液)也含这类成分,药物成分可通过鼻泪管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切勿自行使用。

   第二类:某些“普利”类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1.潜在风险

   这类药(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虽对心脏和肾脏有益,但约10%—20%患者用药后会出现持续性干咳,尤其在夜间平卧时加重。对于慢阻肺患者,这种刺激性干咳犹如“在伤口上撒盐”,不仅加剧不适感,频繁剧烈咳嗽还可能诱发或加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气喘发作。

   2.应对策略

   识别“药咳”:若服用“普利”类药物后出现无痰干咳,且躺下更明显,应高度怀疑药物所致。

   及时沟通换药:告知医生咳嗽情况,通常可换用“沙坦”类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氯沙坦),其降压机制相似但极少引起干咳。

   勿擅自停药:即使咳嗽难忍,也需医生评估后调整方案,避免血压波动。

   第三类:部分利尿剂(噻嗪类及袢利尿剂)

   1.潜在风险

   这类药(如氢氯噻嗪、呋塞米)通过促进排尿降血压,但过度利尿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低钾血症:血钾过低会削弱呼吸肌力量,如同“给呼吸引擎断了电”,让本就困难的呼吸更加无力。

   痰液变稠:身体脱水会使气道分泌物粘滞,形成“胶水痰”,咳痰难度陡增,加重气道堵塞。

   2.应对策略

   小剂量起步:医生可能从低剂量开始,并密切监测电解质(尤其是血钾、血镁)。

   补钾与补水:按医嘱补充含钾食物(如香蕉、橙子、菠菜)或药物,并保证适量饮水(心功能允许下),维持痰液稀松易咳。

   监测信号:留意肌无力、心慌、抽筋等低钾表现,及时就医。

   护好两道“生命闸门”的关键

   用药清单随身带:就诊时,向每位医生(心内科、呼吸科、全科)清晰出示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清单(包括降压药、吸入剂、中成药等)。

   主动说出“我有慢阻肺”:这句提醒是医生为您避开雷区、精准选药的重要依据。

   留心身体“抗议声”:服新降压药后,若喘息、咳嗽明显加重,或痰液变稠难以咳出,勿归咎于“肺病又犯了”,立即复诊评估药物影响。

   定期复查双管齐下:血压稳定≠肺部无恙。遵医嘱定期复查肺功能、电解质及血气分析,让医生全面评估心肺状态。

   细微处的警惕与沟通

   “普利”类药物的咳嗽陷阱:需特别注意,这种药物引发的干咳与慢阻肺本身的咳嗽(常伴痰液)性质不同。若新出现的干咳集中在服药后几小时内或夜间平卧时加剧,且无明确感染诱因,更应高度怀疑药物因素。及时向医生清晰描述咳嗽的性质、时间规律和诱因,而非笼统说“咳嗽加重”,这对判断至关重要。

   利尿剂使用的平衡艺术:强调“适量饮水”需在医生评估心肾功能后进行。尤其对于合并心力衰竭的慢阻肺患者,过量饮水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精确指导每日液体摄入量及利尿剂调整方案,患者切勿自行增减。

   结语  慢阻肺合并高血压,治疗如同走平衡木——既要稳住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又要呵护残存的肺功能,守住呼吸的底线。每一次谨慎的用药选择,都是对生命气息的温柔守护。让降压药成为助力而非枷锁,需要医患携手,在细微处见真章。

广州市花都区清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熊耀端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这3类降压药,慢阻肺患者慎选》,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5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