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新生儿黄疸护理有妙招

发布时间:2025-05-12 阅读:95次 作者:李娜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青县院区)

   新生儿黄疸,是大多数新生宝宝在出生后几天内可能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它虽然常见,但如果护理不当,也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威胁宝宝的生命健康。对新手父母来说,掌握科学的护理小妙招,不仅能减轻焦虑,更能有效帮助宝宝安全度过黄疸期。

   一、认识新生儿黄疸:是生病了吗?

   新生儿黄疸,通俗地说,就是宝宝皮肤和眼白出现发黄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胆红素代谢有关。宝宝出生后,体内原有的胎儿红细胞逐渐被破坏,释放出大量胆红素,而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胆红素不能及时代谢清除,就会在体内积聚,从而出现皮肤、眼白发黄的症状。

   黄疸一般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生理性黄疸:约60%足月儿、80%以上早产儿会出现,7—10天左右自然消退。

   病理性黄疸:出生24小时内就出现,或黄疸迅速加重、持续时间过长,可能是感染、溶血、代谢异常等引起,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黄疸观察有技巧:巧用按压法识变化

   按压法:用手指轻轻按压宝宝的额头或鼻尖,松开后观察按压处皮肤颜色,若皮肤恢复为正常粉红色,一般无黄疸;若皮肤发黄,说明黄疸存在;若按压手脚、腹部都发黄,则黄疸程度可能较重。

   注意观察时间点: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要高度警惕;黄疸颜色从头到脚蔓延,越往下越严重;足月儿黄疸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仍不消退,应及时就医。记录每日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黄疸发展趋势。

   三、家庭护理小妙招:让宝宝更快“褪黄”

   1.勤喂奶,勤排便

   喂奶是“褪黄”的第一法宝。因为母乳或配方奶能促进胆红素从肠道排出,减少肝脏负担。建议每2—3小时喂一次奶,避免长时间禁食;吃得多,排得多,每天大便3—5次更利于排胆红素。鼓励母乳喂养,初乳中含有丰富免疫因子,对黄疸恢复更有帮助。如宝宝吃奶少、体重下降、尿少,要及时寻求医生指导。

   2.适当日光浴,帮助分解胆红素

   阳光中的蓝光可以帮助分解皮肤下的胆红素。

   建议每日上午让宝宝在室内阳光下晒背10—15分钟;光线需透过玻璃,避免阳光直射;注意保暖,避免宝宝着凉或晒伤;眼睛需避光,可用纱布轻盖在宝宝眼睛上。注意,日光浴并非万能,如黄疸进展快或严重,切勿延误正规治疗。

   3.保持脐部清洁,预防感染

   感染也是诱发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新生儿脐部是细菌入侵的常见“突破口”。每日用酒精棉签消毒脐部;保持干燥,避免包裹太紧;尽量不要让尿液、奶水沾湿脐部。如发现脐部红肿、渗液、有异味,要尽快就诊。

   4.适当按摩,帮助宝宝排便

   轻柔按摩宝宝的腹部,也能促进肠蠕动、加快胆红素排出。可在喂奶后1小时,用手指腹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3—5按摩分钟,注意手温温暖,力道轻柔;不建议在宝宝哭闹或空腹时按摩。这种方式虽然温和,但长期坚持也有不错的辅助效果。

   四、何时该就医?这些信号不能拖

   虽然大多数新生儿黄疸属于生理性,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以防延误病情: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黄疸颜色快速加深、从头延至脚;宝宝精神萎靡、吃奶差、嗜睡或高声尖叫;黄疸持续超过两周不消退;出现发热、抽搐、体重不增等异常表现。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经皮胆红素检测,或抽血测血清胆红素,并视情况安排蓝光照射治疗或住院观察。

   五、蓝光治疗:宝宝“躺蓝床”的小常识

   一旦医生建议蓝光治疗,不少家长会担心“会不会晒坏”“有辐射”等问题。其实,蓝光治疗是目前最常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接受正规蓝光照射,通常可明显降低胆红素水平,加快恢复。

   蓝光治疗过程通常为24—48小时,宝宝需脱衣裸露皮肤;需遮盖眼睛和会阴部位;每4小时喂奶一次,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时间;观察是否出现皮疹、发热、脱水等副作用。

   结语  新生儿黄疸虽然常见,但并不可怕。只要家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大多数宝宝都能安全平稳地度过“黄疸期”。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细致观察,不盲目自我诊断,一旦有异常及时就医,才是对宝宝健康最好的守护。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青县院区) 李娜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新生儿黄疸护理有妙招》,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5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