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早期发现的疾病,通过有效的筛查手段,可以在癌前病变阶段或早期癌症阶段发现并治疗,从而大大降低死亡率。
一、认识宫颈癌
宫颈癌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该病毒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其中最常见的途径是性接触。感染HPV后,大部分女性能够依靠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毒,但部分女性可能会出现持续感染,进而发展为宫颈癌前病变,最终演变为宫颈癌。这一过程通常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时间,因此,宫颈癌筛查为早期发现和干预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二、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能够帮助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此时治疗效果最佳,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预防宫颈癌: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降低医疗成本:通过定期筛查,可以及早识别出需要治疗的患者,避免病情恶化到需要采取更复杂、更昂贵的治疗手段。这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节约了社会的医疗资源。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能够减少晚期宫颈癌的治疗费用,降低整体医疗成本。
提高生活质量: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身体和心理负担,提升生活质量。
增强公众健康意识:当人们意识到筛查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时,不仅能够保护自身健康,还能促进整个社会对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重视。
三、宫颈癌筛查的方法
1.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是最早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的方法,通过采集宫颈细胞样本进行显微镜检查,以发现异常细胞。根据制片技术分为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法和液基细胞学检查法,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较巴氏涂片检查更为普及,其准确率更高。
2.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HPV检测通过检测宫颈细胞样本中的HPV、DNA或RNA,判断是否存在高危型HPV感染。由于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3.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通过放大镜对宫颈表面和阴道壁进行细致观察,能够识别宫颈表面的异常区域。当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结果显示异常时,通常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4.宫颈活检
当阴道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时,需进行宫颈活检,即取一小块宫颈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宫颈癌或癌前病变。
5.高危型HPV与细胞学联合筛查
将HPV检测与细胞学检查相结合,可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这种联合筛查方法尤为有效。
6.HPV疫苗接种
虽然不属于筛查方法,但HPV疫苗接种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手段。我国女性有2个感染高峰,分别为17—24岁和40—44岁,结合HPV疫苗在27—45岁女性中的保护效力,27—45岁有条件的女性应积极接种HPV疫苗。
四、宫颈癌筛查的建议
1.筛查起始年龄:25岁开始筛查,25岁以下的女性子宫颈癌发生率不到1%,如果过早干预可能对以后的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 25—64岁女性每5年进行1次HPV核酸检测或每5年进行1次联合筛查或每3年进行1次细胞学检查。
2.筛查终止年龄:10年内有连续2次的HPV 筛查或联合筛查或连续3次细胞学筛查,且最近一次筛查在5年内,筛查结果均正常,且无HPV相关疾病治疗史等高危因素,65岁可终止筛查。
3.有子宫颈癌发生高危因素的女性,可早于25岁开始筛查,建议在性生活开始后1年内进行,并适当缩短筛查间隔。
4.筛查机构选择:建议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或专业的筛查中心进行宫颈癌筛查,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筛查时机:建议女性在非经期进行筛查,以避免月经对筛查结果的影响。同时,筛查前应避免阴道用药或进行性生活,以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6.筛查心理准备:提前了解筛查过程,保持放松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操作。筛查结果出来后,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筛查情况,对于异常结果,不要恐慌,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