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承担着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其管理需要细致入微,不仅要用宏观的战略发展眼光,持续优化未来发展蓝图,还要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保证医院运营活动的高效开展。管理主要指特定环境下针对已有资源展开组织、协调等,使其能够顺利实现组织目标。那么,医院作为特殊社会组织,其管理内容又包含哪些呢?对此,以下则带大家深入了解医院“四管”“八理”的主要内容。
一、四管
1.管“人”的行为
在管“人”方面,工作重点在于思想、行为。思想决定行为,所以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全面落实“行为”管理。通常情况下,人的行为变化往往会受到技能、意识、标准的影响。因此,医院在管“人”过程中,可以采用标准化作业、检查考核、岗位素质要求等措施,以此实现对行为的约束。
2.管“物”的状态
物的状态存在较为复杂的含义,具体表现于防护状态、存在状态、账目状态。物的管理对医院资源控制有着重要作用,一旦缺乏“物的状态”管理,则很难保证医疗用品的质量,甚至还会出现受损、丢失等多种不良现象,致使医院浪费问题越发严重。因此,为加强物的管理,医院应围绕实际发展,构建完善的标准、台账,规范各环节技术操作,以此提高医院资源的利用率。
3.管“钱”的效率
医院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资金。所以,要想提高钱的效率,不仅要结合医院实际将钱用在实处,避免乱支冒花引发资金浪费;还要从内部着手,避免发生金融腐败。因此,医院可以从会计监督、内部审计、审批权限等多方面着手,着重强化“钱”的监管。
4.管“事”的结果
在医院管理中,应全面贯彻PDCA循环的相关标准,将各环节管理工作形成完整闭环。若管理工作仅限于任务划分,未能及时检查工作情况,那么就很难取得理想的工作结果;所以,在实践中应根据PDCA原则,规范应用统计工具、审计措施等,不断强化“事”的管理。
二、八理
1.理“优”战略
医院需要着眼于战略使命,采用科学、合理的战略分析工具,针对内外环境展开深入分析,以形成符合医院发展要求的战略规划,并对战略进行控制。
2.理“精”目标
在制定长远战略发展目标后,需要将目标细化为年度、季度、月度目标,并采用年度经营计划模式,将其层层划分至不同科室,以免目标过多对医院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3.理“低”风险
医院若缺乏对内外风险的识别、控制,会直接影响医院稳定发展。因此,医院有必要构建风险防范制度,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风险能够始终处于可控范围。
4.理“顺”制度
制度对医院建设至关重要,其涉及领域相对较广,整体管理效率较高。所以,医院需要及时做好对制度的优化,理顺制度管理节点,保证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
5.理“实”职责
医院应从顶层设计着手,明确各部门职责,根据岗位设置要求再为其划分对应职责;并且,岗位职责还要和手册、程序以及管理制度相结合,以此规避由职责模糊引发的扯皮现象。
6.理“快”流程
一些医院在管理工作中存在效率低下问题,这主要是受到错误管理流程的影响。在管理工作中,流程需要和“权”“责”进行充分融合,并与绩效考核挂钩,从而促进流程效率的有效提升。对此,医院可以采用分级流程图对责任进行合理划分,并联合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助推流程速度的有效提升。
7.理“精”标准
在医院工作中,若工作标准不完善,则会导致诊疗、健康管理环节出现低效、失误等不良现象。因此,医院需要全面贯彻精细化、标准化等管理原则,构建清晰的工作标准,使其具备较高的可操作性。
8.理“畅”信息
医院管理涵盖信息流、物流、人流;而信息流管理则直接影响数据分析、绩效考核、问题处理等。因此,医院需要从源头明确信息需要、责任人员以及信息传递方式,确保领导层可以实时掌握医院经营状况。另外,在医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引入HERP展开信息流管理,保证信息交流畅通无阻,提高医院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