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手术前为什么不能化妆、戴首饰?

发布时间:2025-05-05 阅读:60次 作者:黄燕春
单位及职务: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指导中心(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

   你是否曾疑惑,为什么每次手术前护士都会反复叮嘱不能化妆、不能佩戴首饰?这并非小题大做,而是关乎生命安全与手术顺利的重要细节。化妆品和首饰不仅可能干扰麻醉监测、增加感染风险,甚至还可能在紧急处理时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将从手术安全的角度,深入解析这些小细节背后的“大科学”。

   一、化妆为何会影响手术安全?——从皮肤识别到麻醉监测的全面解析

   在医院手术准备阶段,医生和护士经常会再三叮嘱患者“不能化妆”。对很多人来说,这似乎只是为了“方便清洗”或“卫生需要”,但背后其实有着更深层的医学原因。

   首先,化妆品会掩盖皮肤的真实状态,从而影响医生对患者术前和术中病情的判断。比如,唇色和肤色是反映患者血氧饱和度、循环状况的重要指标。当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缺氧等情况时,嘴唇发紫、脸色苍白等变化是医生迅速识别问题的重要信号。然而,如果涂有口红、粉底等彩妆,这些关键的变化就可能被掩盖,延误判断,增加风险。

   其次,某些化妆品中的金属或油性成分可能干扰医疗仪器的监测功能。比如,常见的粉底、眼影、亮粉中可能含有微量金属颗粒,会影响心电监护仪、电极片等设备的贴合与导电效果,从而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在需要精确控制麻醉深度、电解质水平或心率节律的手术中,任何一个数据的误差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此外,化妆品还可能成为感染源。化妆品在面部皮肤上形成一层屏障,增加清洁难度,容易滋生细菌,影响术区的无菌环境。一旦细菌通过破损的皮肤、切口进入体内,可能导致术后感染甚至败血症,影响患者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习惯使用“防水型”或“持妆力强”的化妆品,这类产品在术前常规清洁中难以彻底清除,进一步加剧了上述风险。因此,医院通常在术前再次确认患者是否已彻底卸妆,确保面部无任何妆容残留。

   二、首饰为何必须摘除?——看似普通的小物件,可能藏着大风险

   在手术前,医护人员会反复确认患者是否佩戴任何首饰,包括耳环、项链、戒指、手链,甚至脚链和肚脐环。有些患者可能觉得这些小饰品无伤大雅,但在手术环境中,它们实则暗藏诸多风险,足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首先,金属首饰可能引发电灼伤。现代手术中广泛使用电刀等高频电设备,而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若患者身上佩戴金属饰品,当电流通过身体时,首饰可能成为导电路径的一部分,引发局部高温,造成烧伤。这种“电灼伤”往往发生在与皮肤接触紧密的部位,如戒指下的手指、耳钉后的耳垂等,严重时甚至会留下疤痕或影响局部功能。

   其次,首饰可能成为感染隐患。首饰表面容易附着灰尘、细菌或化学残留物,即使看似干净,仍可能影响术前的清洁与消毒效果。特别是穿透皮肤的饰品如耳钉、脐钉,若未摘除或清洁不彻底,一旦与术区接近或因体位摆放造成拉扯,极易导致感染或组织损伤,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再者,首饰还可能妨碍应急操作。在手术过程中,若患者突发状况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气道插管或紧急插针抢救,耳环、项链等饰品不仅会阻碍医护人员快速接触关键部位,甚至在慌乱中造成划伤、脱落、误吸等风险。例如,项链可能缠绕在氧气管或监护线圈中,影响设备运作,延误救治时机。

   此外,手术中患者往往处于全麻状态,失去对身体的感知能力,若首饰压迫皮肤或血管,也容易引起术后肢体麻木、水肿甚至压疮。而对于整形手术、五官科手术等涉及美观的科别,耳钉、鼻环等饰品的存在还可能影响医生操作的精准度与术后恢复效果。

   结语  手术不仅仅是医生的专业操作,更依赖患者对术前准备工作的重视。看似微不足道的化妆和首饰,实则隐藏着影响手术安全的多重风险。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医学常识,主动配合医护要求,才能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提供有力保障。每一个小细节,都是守护健康的重要环节,让我们从“素颜”和“清身”开始,为生命安全加一道保险。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指导中心(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 黄燕春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手术前为什么不能化妆、戴首饰?》,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5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