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如何居家护理老年尿失禁患者

发布时间:2025-03-10 阅读:377次 作者:姚丽妮
单位及职务: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许多老年人面临着尿失禁的困扰,这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也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不小的压力。那么,如何居家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既舒适又有尊严的生活环境呢?

   何为老年尿失禁

   老年性尿失禁指尿液经尿道不由自主地漏出的老年性疾病。因膀胱功能异常或尿道括约肌损伤,患者无法自主控制排尿,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当患者咳嗽大笑等时尿液漏出,站立时加重。

   老年尿失禁类型

   1.急迫性尿失禁。患者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表现为有强烈尿意后,尿液不能被意志控制而经尿道漏出,常伴有尿急、尿频、夜尿等症状,典型的急迫性尿失禁发生在膀胱充盈时。

   2.压力性尿失禁。当腹压增高时,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外口漏出。

   3.充溢性尿失禁。膀胱不能完全排空,尿液自长期充盈的膀胱流出;当长期充盈的膀胱压力超过尿道阻力时,患者即出现充溢性尿失禁。

   4.混合性尿失禁。患者既有尿急后出现尿失禁的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表现,又有用力、打喷嚏或咳嗽引起的不自主漏尿等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即该类型尿失禁同时存在压力性尿失禁与急迫性尿失禁。

   针对不同类型的尿失禁,必须采取差异化的护理及治疗策略。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医院的专业评估明确老年人尿失禁的具体类型,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及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如何居家护理

   1.心理方面

   向老年人科普尿失禁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尿失禁并非难以启齿的病症,而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通过科普,帮助他们认识到尿失禁是可防可治的,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同时,鼓励老年人积极面对尿失禁问题,不要因害羞或尴尬而隐瞒病情,遇到问题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此外,家人和护理人员的关心和支持也是老年人心理康复的重要因素,应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鼓励,帮助他们重拾自信和尊严。

   2.生活护理

   定时排尿计划。根据老年人的排尿习惯,制定定时排尿的时间表,帮助其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

   选择合适的尿失禁产品。根据尿失禁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合的尿失禁产品,如尿垫、尿布或导尿管。

   膀胱训练。对于轻度尿失禁,可以进行膀胱训练,如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增强膀胱的控制能力。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通过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如同提肛动作,每日坚持数次,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十秒,可以有效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老年人可以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此类锻炼。

   饮水计划。制定合理的饮水计划,避免过量饮水导致尿失禁症状加重,同时也要保证老年人有足够的水分摄入,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建议老年人分次少量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特别是在睡前要减少饮水量,以减少夜间尿失禁的发生。

   3.环境护理

   保持房间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床铺要柔软舒适,便于老人休息。在居住环境的设计上,应考虑尿失禁老人的特殊需求。例如,卫生间应安装扶手,便于老年人在如厕时起身或坐下,增加安全性;选择易穿脱的衣物和鞋子,避免复杂的系扣或鞋带设计,以减轻老年人自理时的困难;在老人床边放置便盆或移动式马桶,方便夜间排尿,减少因频繁起夜而摔倒的风险。整个居住环境应保持整洁,减少杂物堆放,确保通道畅通无阻,以防跌倒。

   4.皮肤护理

   由于尿液的长期浸润,皮肤容易受损,出现尿布疹、皮肤溃疡等问题。因此,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成人尿不湿和尿垫是常见的尿失禁护理用品,定期更换尿垫或尿布,避免尿液长时间接触皮肤。

   集尿器的选择也需注意,要确保其材质柔软,边缘光滑,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使用集尿器时,需定期检查其固定情况,防止因移位或松动而导致尿液外漏,增加皮肤受损的风险。

   先进的尿失禁报警器也可以考虑使用,这种报警器通常与尿不湿或尿垫配合使用,当检测到尿液时,会发出声音或光信号提醒更换,从而避免尿液长时间滞留,减少异味和皮肤问题的发生。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姚丽妮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如何居家护理老年尿失禁患者》,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3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