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的病人因身体活动受限,身体机能容易逐渐衰退,出现压疮、肺部感染、肌肉萎缩等多种并发症,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掌握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长期卧床病人及其家属而言十分关键。下面将详细介绍帮助长期卧床病人避免并发症的方法。
一、预防压疮
1.定时翻身
为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应每2小时为病人翻身一次。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拉、拽等动作损伤皮肤。可以制定翻身时间表,确保按时执行。对于体重较重的病人,可寻求多人协助翻身,保证病人安全。
2.使用减压器具
气垫床、减压垫等减压设备能有效分散身体压力,减少压疮发生概率。气垫床通过不断充气、放气,使身体各部位交替受压;减压垫则利用特殊材质,减轻局部压力。要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无渣屑,及时更换潮湿或弄脏的床单,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3.加强皮肤护理
每日用温水为病人清洁皮肤,特别是受压部位,如骶尾部、足跟、肘部等。清洁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保持皮肤干燥。可使用润肤露等护肤品,防止皮肤干燥、瘙痒。若发现皮肤有发红、破损或水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避免病情恶化。
二、预防肺部感染
1.保持呼吸道畅通
定期为病人拍背、排痰,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五指并拢,呈空心状,从下往上、从外向内轻轻拍打病人背部,每次拍背时间约5—10分钟。对于无法自行排痰的病人,可使用吸痰器等辅助设备,但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减少病菌滋生。
2.鼓励深呼吸与有效咳嗽
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练习,先慢慢吸气,使腹部隆起,然后缓慢呼气,重复多次,以增强肺活量。鼓励病人主动咳嗽,咳嗽时身体前倾,深吸气后用力咳出痰液。对于病情较重的病人,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训练,如使用呼吸训练器等。
3.做好口腔护理
每日为病人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生。可使用漱口水或软毛牙刷进行清洁,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对于意识不清或不能自理的病人,可用棉球蘸取适量生理盐水擦拭口腔。良好的口腔卫生能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三、预防肌肉萎缩与关节僵硬
1.进行被动运动与按摩
家属或护理人员应定期为病人进行四肢的被动运动,如屈伸肘关节、膝关节,旋转腕关节、踝关节等,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2—3次,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对肌肉进行按摩,从肢体远端向近端轻轻按摩,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肌肉恢复。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造成疼痛。
2.鼓励主动运动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强烈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到主动运动中来,例如进行抬手、抬腿、握拳等基础动作。这些看似简单的运动实际上对于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自主进行运动的病人,我们建议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康复师会使用各种康复器械帮助病人进行被动训练,通过这种方式,病人可以逐渐适应并过渡到能够自主进行主动训练。
3.保持正确体位
长期卧床病人应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使用枕头、靠垫等辅助工具,保持肢体功能位,如膝关节下垫软枕,使膝关节微屈;上肢外展,避免内收。定期为病人变换体位,如左右侧卧位、仰卧位交替,减轻身体压力,防止关节变形。
结语 长期卧床病人面临多种并发症的威胁,但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定时翻身、使用减压器具、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深呼吸与有效咳嗽、做好口腔护理、进行被动与主动运动、保持正确体位、鼓励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以及观察尿液情况等,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家属和护理人员要给予病人充分的关心和照顾,严格按照预防措施进行护理。病人自身也要积极配合,保持乐观的心态。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帮助长期卧床病人减少并发症的困扰,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