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打了麻醉剂怎样都不会痛吗?

发布时间:2023-12-11 阅读:385次 作者:李晓霞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井陉县医院

对医学外科手术而言,使用麻醉剂有助于减轻手术治疗中出现的疼痛感,达到镇静镇痛的目的,有助于手术顺利完成。但是很多人为此提出了疑问,即打了麻醉剂真的就怎样都不会痛吗?对这个问题并不能单一性看待,也并非可得到绝对性的答案。下文对“打了麻醉剂到底痛不痛”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麻醉剂可达到一定镇痛功效

麻醉剂作为一种药物,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中达到镇痛效果,且会对机体中枢神经传递与感知疼痛信号进行阻断,进而使得个体进入至一个无意识的状态。

现阶段,临床中可使用麻醉剂种类较多。比如,芬太尼与丙泊酚属于用于全身麻醉时的麻醉剂,可借助于吸入或静脉注射的方式使得身体完全性丧失意识,进而丧失疼痛或知觉。再如,利多卡因或布比卡因等用于局部麻醉时的麻醉剂,可在患者手术部位处直接给药来起到一定的麻醉镇痛效果。具体为患者实施哪种麻醉剂进行镇痛,还需结合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方案等因素进行选择,且这些因素也决定了予以患者麻醉剂的剂量大小与适宜的麻醉种类等,有助于在镇痛的效果上,提高麻醉舒适度与安全性,并可为医生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麻醉剂不能完全性消除疼痛

麻醉剂可对机体神经冲动传递机制进行阻碍,进而使得目标性身体部位出现感觉消失的效果,以此达到不会产生疼痛的目的。

实际上,麻醉剂并不能完全性消除疼痛,这一观念是有依据的,即疼痛只有人体大脑生成,而麻醉剂只是对人体神经冲动传递水平进行了短暂性的抑制,因此无法对大脑判断疼痛产生直接性影响。这使得部分患者使用麻醉剂后,仍会在手术期间出现一些不适感,如寒冷感、压力感等。同时麻醉剂镇痛时间与镇痛效果也存在相对有限的问题,一旦出现麻醉剂作用消失的情况,则机体立马会受切口疼痛等因素而恢复不适感觉,且不同麻醉剂给药剂量、给药种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镇痛效果,若麻醉镇痛效果较差或剂量不够,将不能达到设想好的镇痛目的。

麻醉剂镇痛效果决定因素

麻醉剂是否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是由多种因素参与决定的。

第一,麻醉剂选取种类与剂量属于影响此药镇痛效果的关键性因素,不同麻醉药物具备的镇痛效果与药理机制存在差异性,而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剂对于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至关重要。同时,麻醉剂剂量也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手术需求进行实时化调整,以避免影响手术效果,保障麻醉剂保镇痛效果的最大化。

第二,麻醉剂镇痛效果与给药方式也有很大的关联。现阶段,临床中常见的麻醉剂给药方式由吸入给药、静脉注射给药与局部给药等,受限于麻醉剂给药方式的差异化,使得其会在不同疼痛传导途径出发产生镇痛效果。为此,在选择判断麻醉剂给药方式时,应综合性对患者的手术类型、病情等进行考虑,且还需考虑到麻醉师的经验和技术水平等因素。

第三,手术者个体差异性与麻醉剂镇痛效果十分相关,不同患者对麻醉剂可能存在差异化反应,特别对于老年人与小儿群体而言,此类群体在麻醉剂代谢速度、麻醉剂受体敏感性方面与成年人有明显差异,稍不留意,便可能诱发麻醉风险性问题或影响麻醉剂镇痛效果。因此,实施麻醉剂方案时,应对个体差异性进行充分考虑。

第四,麻醉效果还与其他众多因素有关,如术后疼痛管理质量、手术技术操作水平等。若手术医师可娴熟按计划完成手术治疗,则会很大程度上保障麻醉剂良好的镇痛效果。为避免手术即将结束时存在的疼痛可能加剧问题,应及早进行术后疼痛评估与控制,以此确保手术全程均达到最佳的麻醉剂镇痛效果。

   总的来说,手术治疗中使用麻醉剂十分重要。此药虽然可有效达到镇痛效果,但是并非能完全性消除疼痛,且镇痛效果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使用麻醉剂时应综合考虑,进而予以患者个性化、有效化与安全化麻醉方案。

河北省井陉县医院 李晓霞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打了麻醉剂怎样都不会痛吗?》,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3年12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