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大胯”其实就是指髋关节,指的是盆骨和下肢连接的部位。髋关节是人体最大、最稳定、最耐用的关节之一,它支撑着我们上半身的重量,使我们能够行走、跑跳、蹲下和弯曲。而髋关节骨折指的是髋臼或股骨头附近的骨折,这是一种比较不常见的骨折,同时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骨折,它通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因为老年人的骨质更脆弱,容易跌倒或因为轻微外力而导致骨折。
髋关节对老年人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会导致剧烈的疼痛和无法行走,影响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会导致骨折部位血供受损,引发股骨头坏死或感染;会导致长期卧床休息,增加肺部感染、血栓形成、褥疮等并发症风险,甚至危及生命;会导致心理压力增加,从而引发抑郁、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此外,髋关节骨折的恢复过程相当漫长,还会增加老年人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髋关节骨折一般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1.使用骨钉进行内部修复 这种方法是通过打入金属骨钉,将骨折的骨头固定在一起,等待自然愈合。其优点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保留自体股骨,减少卧床时间;缺点是骨折愈合时间较长,术后需禁止负重。
2.全髋关节置换 这种方法是切除骨折的股骨头和髋臼,用人工假体替换。其优点是可以恢复正常关节功能,减少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缺点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可能会出现脱位、松动等并发症。
3.部分髋关节置换 这种方法是指替换骨折的股骨头,保留患者的自体髋臼。其优点是创伤小于全髋关节置换;缺点是可能会出现假体与自己髋臼不匹配导致磨损和脱位。
老年人之所以容易出现髋部骨折,主要是由于骨质疏松造成的。预防髋关节骨折,首先要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增强骨密度。其次是坚持适当的运动,增加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散步等负重运动不仅有助于维持峰值骨密度,还能增加总体力量,避免跌倒的风险。再次是要做好家中安全隐患的评估,确保老年人经常走动的通道畅通无阻,光线良好。有必要的话,老年人可以使用手杖、拐杖或助行器,提高行走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