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并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本文将介绍高血压口服药物治疗期间的用药护理。
1 高血压口服药物治疗期间用药护理的目的
高血压口服药物治疗期间的用药护理是指在医生指导下,患者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并定期监测血压变化,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和生活习惯的过程。高血压口服药物治疗期间用药护理的目的是保证降压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达到降低血压到正常范围的目标;防止或减少降压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水肿、低血糖等;增强患者对降压药物的依从性和信任感,促进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识和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监测意识。
2 高血压口服药物治疗期间如何进行用药护理
(1)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临床需要,比如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并发症等情况,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一种或多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托布洛尔)和其他特殊类型的降压药物(ACEI/ARB)等。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证、相互作用等特点,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选择最佳组合,并遵循医嘱调整剂量和频率。
(2)定时监测血压 由于人体内部环境因素会影响外部环境因素,导致血管收缩或扩张而引起血压波动,因此,在服用降压药物后至少要持续一个月以上才能看到其效果。在此期间,需要定期测量自己或家属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并记录下来。同时,在每次测量血压前,要注意避免饮酒、咖啡、茶等刺激性饮料,避免吸烟、运动、情绪激动等影响血压的因素;选择合适的血压计,如水银柱式、电子式等,放置在安静的环境中;坐姿测量,背部靠椅背,双脚平放地面,双手放在桌面上,上臂与心脏同高,手掌向上;每次测量至少两次,间隔1—2分钟,取平均值为血压值,记录下来;如果血压值异常,不要惊慌,应重复测量几次进行对比;如果血压值持续偏高或偏低,应及时联系医生,调整用药方案,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3)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服用降压药物后,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胸闷、气短、咳嗽、水肿、皮疹、肌肉痉挛、乏力、失眠等不良反应;血压下降过快或过低,导致脑血流减少,出现眩晕、记忆力下降、视力模糊等症状。
(4)调整用药方案和生活习惯 服用降压药物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但不是唯一的手段。患者还需要根据自己的血压变化和身体状况,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如增加或减少剂量,更换或增加药物种类,调整用药时间等。同时,患者还需要改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盐,避免高胆固醇、高糖、高嘌呤的食物;戒烟限酒,因为烟草和酒精会刺激血管收缩,增加血压,还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作用,降低药物的效果;保持心理平衡,避免情绪波动,学会放松,如听音乐、看书、打牌等,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生气等负面情绪;定期体检,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总之,高血压口服药物治疗期间用药护理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个性化的工作,需要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高血压患者应该树立信心,坚持服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