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高脂血症的隐匿危害与科学应对

发布时间:2025-02-17 阅读:57次 作者:孔茵芝
单位及职务: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

   45岁的张先生近期频感头晕,体检结果显示其“总胆固醇高达6.8mmol/L”及“低密度脂蛋白4.5mmol/L”,这让他对查出的血脂异常感到不解:明明没有明显症状,为何医生却将其比作“心脑血管的定时炸弹”?针对这一疑惑,让我们一同揭开高脂血症这一“隐形杀手”的神秘面纱。

   一、血管里的“交通堵塞”:认识高脂血症

   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类物质如同城市交通中的车辆,需要保持动态平衡。当总胆固醇≥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3.4mmol/L、甘油三酯≥1.7mmol/L时,意味着血管系统进入“早高峰”状态。高脂血症,则是指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临床数据显示,我国35岁以上的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达34.7%,但知晓率不足30%。

   二、高脂血症分为四类

   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标。

   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TG)>2.3mmol/L。

   混合型高脂血症:以上两者兼有。

   乳糜微粒血症:TG>10mmol/L的急症状态。

   三、沉默的血管侵蚀者:5大致命危害

   1.动脉粥样硬化加速器

   长期高脂血症会导致血管壁脂肪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壁变厚、变硬,血管腔狭窄,影响血液流通。北京安贞医院研究发现,LDL-C每降低1mmol/L,冠心病风险下降22%。

   2.急性胰腺炎触发器

   甘油三酯>5.6mmol/L时,胰腺毛细血管被脂肪颗粒堵塞的风险将增加8倍。

   3.脑卒中助推器

   高脂血症可导致脑部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脑缺血、脑梗死。其中,颈动脉斑块导致的血栓脱落,占缺血性脑卒中病因的30%。

   4.脂肪肝催化剂

   高脂血症使肝脏脂肪代谢紊乱,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大量沉积,形成脂肪肝。肝脏脂质代谢超载,容易引发炎症反应,25%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伴有严重的血脂异常。

   5.认知功能损害者

   《柳叶刀》研究证实,中年期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可使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提升27%。

   四、高脂血症的预防与治疗

   总的来说,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

   饮食:建议采取低脂、低糖、低盐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

   运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血脂水平选用合适的降脂药物。常用降脂药物有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等。

   定期检查:高脂血症患者应定期检查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了解病情进展,调整治疗方案。

   五、高脂血症的误区

   误区1:高脂血症是胖子的专属疾病。

   正解:事实上,瘦子也可能患有高脂血症。

   误区2:血脂正常就不需要服用降脂药物。

   正解:对于已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即使血脂正常,仍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物。

   误区3:降脂药物有副作用,能不吃就不吃。

   正解:事实上,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脂药物,其副作用可控。与高脂血症带来的危害相比,降脂药物的副作用微不足道。

   结语  高脂血症的管理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张先生通过3个月的生活方式调整,配合低剂量他汀治疗,成功地将LDL-C控制在2.6mmol/L以内,其血管内皮功能已开始修复。

   记住:今天的血脂数值,决定着十年后的生命质量。从下一次体检开始,让我们用科学认知武装自己,守护血管的清澈长河。总之,高脂血症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我们要做自己健康的首席指挥官,提高警惕,关注血脂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高脂血症这一“健康杀手”。

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 孔茵芝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高脂血症的隐匿危害与科学应对》,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2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