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正确使用抗生素,共筑健康防线

发布时间:2025-02-17 阅读:115次 作者:刘伟
单位及职务:临西县吕寨乡姚楼卫生院

   如今,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其应用已变得十分广泛。然而,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细菌的抗药性问题日益严峻,这不仅影响了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正确理解和使用抗生素,避免抗药性的产生,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1.抗生素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机制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强大的抗病原体活性,能干扰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它们主要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作用机制多样,如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约30%的抗生素通过此途径)、影响细胞膜功能、干扰蛋白质合成(约50%的抗生素作用于此)及抑制核酸代谢等。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保障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2.抗生素的滥用与抗药性的产生

   抗生素的滥用是导致细菌抗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滥用抗生素包括无指征使用、使用剂量不当、疗程不足或过长等。当抗生素被滥用时,细菌在药物的选择压力下,会自发地形成新的保护机制,如改变药物作用靶点、产生灭活酶或泵出药物等,从而导致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下降甚至失效。这就是所谓的抗药性。一旦细菌产生抗药性,再想用同一种或同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效。这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还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3.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抗生素

   正确理解和使用抗生素,对于维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抗生素是专门用于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对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有显著疗效。然而,它们对病毒、真菌等其他病原体无效。因此,在使用抗生素前,必须明确感染类型和病原体,避免滥用。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遵医嘱,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用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细菌种类和药物敏感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患者切勿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风险。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足量、足疗程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抗生素需要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药物浓度,才能有效杀灭细菌。因此,患者应按照医生开具的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用药,避免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据统计,不规范的用药行为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增加治疗难度和医疗费用。因此,正确理解和使用抗生素是维护个人健康的重要保障。应提高抗生素使用意识,避免滥用和误用,共同维护抗生素的有效性。

   4.如何预防抗药性的产生

   预防抗药性的产生是保障抗生素长期有效性和维护公共健康的重要措施。

   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指导使用抗生素,不自行购买、不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据研究,约70%的抗生素滥用行为是由患者自行购药和不当使用导致的。

   完成整个疗程:即使症状已经缓解或消失,也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完成整个抗生素疗程,以确保细菌被完全清除,减少抗药性产生的机会。

   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对于病毒性感染或轻微的自限性疾病,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减少细菌暴露于抗生素的机会。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的认识和合理使用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普及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抗药性知识。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在使用抗生素前,需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有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结语  总之,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其应用范围已十分广泛。正确理解和使用抗生素,对于避免抗药性的产生至关重要。建议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了解抗生素的适应症;按疗程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同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观察不良反应等。避免抗药性的产生,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比如加强健康教育、完善监管制度、推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以及促进抗生素研发等,以共同应对抗药性问题带来的挑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抗生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临西县吕寨乡姚楼卫生院 刘伟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正确使用抗生素,共筑健康防线》,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2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