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学检查里,超声检查十分常见且重要。很多人做过超声检查,却不了解它能发现哪些身体隐患。下面就这些知识为大家详细科普。
1.超声检查的原理
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观察人体内部结构。超声波是高频声波,人耳听不到,它能穿透人体组织,在不同组织界面发生反射、折射。仪器接收反射波信号并处理成图像,医生借此判断人体组织有无异常,就像用声波给身体拍 “内部照片”
2.超声检查能发现的身体隐患
2.1 腹部器官隐患
肝脏疾病:超声可发现肝囊肿(像肝脏里的小水泡,多为良性,需定期复查)、肝癌(表现为肝脏内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结节,是肝癌筛查重要手段)、肝硬化(肝脏形态改变、回声异常)。
胆囊疾病:胆囊炎(胆囊壁增厚、毛糙,可能伴有结石)、胆结石(超声图像上是强回声光团伴声影,可判断结石情况)、胆囊息肉(胆囊壁上的小结节,较大或增长快时需重视)都能通过超声发现。
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时胰腺肿大、回声减低;慢性胰腺炎胰腺实质回声异常、主胰管扩张;胰腺肿瘤表现为占位性病变。不过,因胰腺位置深、气体干扰多,超声诊断有局限,但仍是初步筛查的重要方法。
2.2 心血管系统隐患
心脏疾病:心脏超声能看清心脏结构和功能,可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等,有明显超声特征)、冠心病(观察心肌运动判断是否缺血或梗死)、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表现为心脏腔室扩大、心肌收缩力减弱;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肥厚,室间隔更明显)。
血管疾病:颈动脉超声能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判断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下肢血管超声可检查下肢静脉有无血栓、动脉有无狭窄或闭塞,评估下肢血液循环。
2.3 妇产科隐患
妇科疾病:在妇科方面,超声可用于检查多种疾病。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超声下表现为子宫肌层内的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卵巢囊肿也能通过超声发现,包括生理性囊肿和病理性囊肿,生理性囊肿一般在月经周期后会自行消失,而病理性囊肿则需要进一步观察或治疗。对于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内膜息肉等,超声也能清晰显示,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产科检查:超声在产科检查中更是不可或缺。从孕早期的确定是否宫内妊娠、判断胚胎发育情况,到孕中期的大排畸检查,观察胎儿的各个器官结构是否正常,如胎儿的颅脑、心脏、四肢、脊柱等,再到孕晚期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胎盘和羊水情况等,超声都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胎儿的发育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等,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2.4 小器官隐患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超声是检查甲状腺疾病的常用方法。它可以发现甲状腺结节,通过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回声、血流等情况,初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一般来说,良性结节多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回声均匀;而恶性结节则可能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匀,内部可见微小钙化灶,血流丰富。此外,超声还能诊断甲状腺炎,如桥本甲状腺炎,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回声减低,呈网格状改变。
乳腺疾病:乳腺超声能发现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等多种疾病。乳腺增生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乳腺腺体增厚,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匀。乳腺纤维瘤多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低回声结节,活动度好。乳腺癌则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肿块,纵横比大于1,内部可见微小钙化灶,后方回声衰减,周边血流丰富。乳腺超声对于乳腺疾病的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年轻女性和哺乳期女性,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结语 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便捷且经济的检查手段,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某些疾病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了解超声检查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在体检或看病时更好地配合医生,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