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最为关心的事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健康小状况。掌握儿科常见问题的科学应对与预防方法,能让家长在面对这些情况时更加从容不迫,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发烧:别让体温乱了节奏
判断与认知:正常情况下,孩子的体温在 36℃—37℃之间 。但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还不完善,体温容易受到环境、运动、进食等因素影响。比如,刚运动完或者饭后测量体温,可能会比平时略高一些。当孩子体温超过 37.3℃,就可以认为是发烧了。
应对方法:体温在38.5℃以下时,家长可以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用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也可以给孩子贴上退热贴,帮助孩子缓解不适。同时,要让孩子多喝温水,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散热。如果孩子体温达到38.5℃及以上,或者精神状态不佳,就要及时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具体用量一定要严格按照孩子的年龄和体重,参照说明书或者遵医嘱服用。
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孩子过热或过冷。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必须前往,要记得给孩子佩戴口罩。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合理搭配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二、咳嗽:为孩子的呼吸道清障
咳嗽根源:咳嗽是孩子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目的是排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引起孩子咳嗽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另外,过敏、气道异物等也可能导致咳嗽。比如,感冒引起的咳嗽,往往还会伴有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而过敏引起的咳嗽,一般在接触过敏原后很快发作,咳嗽较为频繁,而且可能没有明显的痰液。
应对策略:如果孩子只是偶尔咳嗽几声,不影响正常生活和睡眠,可以先不用过于担心,让孩子多喝温水,湿润呼吸道,缓解咳嗽症状。也可以煮一些冰糖雪梨水给孩子喝,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但如果孩子咳嗽频繁、剧烈,甚至影响到了进食和睡眠,或者伴有发热、呼吸急促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可能需要使用止咳药、消炎药等。
预防要点: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流通起来,减少病菌和过敏原的积聚。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孩子接触感染源。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定期清洁孩子的房间和床上用品,减少过敏原的存在。
三、腹泻:警惕肠道的小麻烦
腹泻表现: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稀,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如轮状病毒感染,常伴呕吐、发热;非感染性与饮食不当、腹部受凉有关。
应对方法:腹泻时及时用口服补液盐防脱水,少量多次喂食。轻度腹泻可调整饮食,吃清淡易消化食物。严重腹泻伴频繁呕吐、精神萎靡等,需立即就医,静脉补液并检查病因后用药。
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不洁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消毒餐具;注意腹部保暖。
四、积食:给孩子的肠胃减负
积食症状:孩子积食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口臭、大便干燥或酸臭等症状,主要因脾胃功能弱,进食过多或吃不易消化食物,导致食物在胃肠堆积。
应对方式:发现积食,减少进食量,让肠胃休息,吃山楂、山药等助消化食物,顺时针按摩腹部。症状严重,可遵医嘱用消食化积药物。
预防办法:培养定时定量进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进食后适当活动,帮助消化。
结语 孩子的健康成长之路难免会有一些小波折。了解儿科常见问题的科学应对与预防方法,家长就能在面对问题时更加冷静、科学地处理,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