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脑卒中突袭,抓住这些“救命稻草”

发布时间:2025-01-23 阅读:50次 作者:郑建彪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二科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脑卒中(俗称“中风”)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面对这一健康威胁,时间就是生命,每一个及时的行动都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救命稻草”。以下内容将深入探讨脑卒中的识别、急救措施、预防策略以及康复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抓住那些可能挽救生命的“稻草”。

   一、脑卒中:认识是第一步

   脑卒中主要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如脑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如脑梗死)两大类。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组织或脑室系统引起的;而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特定区域,造成脑细胞缺氧死亡。

   脑卒中的症状多样,但通常突然发生,可能包括以下症状。

   1.一侧面部或肢体突然麻木或无力。

   2.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3.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

   4.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可能伴有呕吐。

   5.平衡障碍,步态不稳。

   6.意识丧失或抽搐。

   二、急救措施:时间就是大脑

   当怀疑有人发生脑卒中时,迅速采取行动至关重要。记住FAST原则,即Face(面部)、Arm(手臂)、Speech(语言)、Time(时间),这是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有效方法。

   Face(面部):观察面部是否对称,微笑时嘴角是否歪斜。

   Arm(手臂):让患者平举双臂,看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下垂。

   Speech(语言):询问患者是否能清晰讲话,是否有语言障碍。

   Time(时间):一旦发现上述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医疗救助。

   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保持患者平躺,头部略抬高,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尤其是头部,以减少进一步的损伤。若患者呕吐,应将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

   三、预防策略:未雨绸缪,守护健康

   预防总是胜于治疗。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按时服药。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减少盐分和饱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规律运动: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应尽早戒除。

   管理体重:保持适宜的体重,避免肥胖。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关注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

   四、康复之路:重拾生活的色彩

   对于脑卒中幸存者而言,康复治疗是重拾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和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

   物理治疗:帮助恢复运动功能,如平衡、协调、步态训练等。

   职业治疗:提高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吃饭、洗漱等。

   言语治疗:针对言语不清或理解障碍的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心理支持:脑卒中后,患者往往面临情绪困扰,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家庭成员的参与和支持同样不可或缺。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鼓励积极参与康复计划,共同面对挑战,是促进康复的重要力量。

   五、社会支持:构建脑卒中防治网络

   脑卒中的防治不仅是个体和家庭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共同任务。政府、医疗机构、社区、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应携手合作,构建脑卒中防治网络,提高公众意识,优化急救体系,加强预防干预,促进康复服务,共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和致残率。

   总之,脑卒中虽然凶猛,但通过及时的识别、有效的急救、积极的预防和全面的康复,我们完全有能力降低其危害,守护每一个宝贵的生命。记住,面对脑卒中,时间就是大脑,每一刻的迅速反应都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救命稻草”。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二科 郑建彪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脑卒中突袭,抓住这些“救命稻草”》,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