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突发心脏骤停,抓住黄金时段能救命

发布时间:2025-01-23 阅读:66次 作者:马超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所有急症中,最凶险的莫过于心脏骤停,如果不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失去生命。因此,了解并掌握心脏骤停的急救方法至关重要。

   1.识别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发生时,患者通常会突然丧失意识,全身瘫软倒下。需立即轻拍并呼喊患者,观察有无应答,若患者无任何反应,可初步判断意识丧失。要迅速检查呼吸,将耳朵贴近患者口鼻感受气流,眼睛看向患者胸部,观察胸廓起伏,时间控制在5—10秒。若未感知到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就要高度怀疑心脏骤停。还可触摸颈动脉搏动辅助判断,用食指和中指指腹在患者气管旁开两横指处触摸,若10秒内未触及搏动,基本可确认心脏骤停。快速准确识别心脏骤停是展开急救的关键第一步,为后续急救争取宝贵时间。

   2.呼叫急救人员

   一旦识别出心脏骤停,应立刻呼叫急救人员。可使用身边的手机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如120。在电话中,务必清晰准确地告知调度员事发地点,包括具体的街道名称、门牌号、标志性建筑等,以便急救人员快速定位。简要描述患者情况,如患者心脏骤停、无意识、无呼吸等关键信息。若现场有多人,可安排他人呼叫急救人员,同时获取附近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切不可因等待而中断。准确及时呼叫急救人员,能确保专业医疗团队尽快介入,为患者赢得更多生机。

   3.进行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是对心脏骤停患者急救的关键措施,将患者仰卧在坚实平面上,解开上衣束缚。施救者跪在患者一侧,双手交叠,掌根置于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手臂伸直,用上身力量垂直按压,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充分回弹,保证心脏有效充盈。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异物,采用仰头抬颌法打开气道,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持续1秒以上,观察到患者胸廓起伏为宜。按照30:2的按压与呼吸比例循环进行,直至AED到达或急救人员接手。持续、规范的心肺复苏能为患者维持基本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为生命延续争取机会。

   4.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获取AED后,应尽快开启。AED会有语音提示,按其指示操作。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一片置于右上胸壁(锁骨下方),另一片置于左乳头外侧,注意避开毛发、汗水及伤口。电极片贴好后,AED会自动分析患者心律。此时,周围人员务必远离患者,不要接触患者身体,以免影响分析结果。若AED提示需要除颤,再次确认无人接触患者后,按下除颤按钮。除颤后,应立即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按照30:2的按压呼吸比例操作,直至急救人员到达。AED能快速恢复患者正常心律,是心脏骤停急救中极为重要的设备,正确使用可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

   5.后续医疗支持

   患者经现场急救,恢复自主心律和呼吸后,仍需后续医疗支持。急救人员到达后,会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一步治疗。在医院,医生会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心脏骤停对身体各器官造成的损害,如头部CT检查判断有无脑损伤,心肌酶检测评估心肌受损程度等。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如治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功能、防治并发症等。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还会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帮助身体恢复。后续医疗支持是确保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能最大程度降低心脏骤停对患者身体的长期影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结语  通过识别症状、呼叫急救人员、进行心肺复苏、使用AED以及提供后续医疗支持等步骤,我们可以在关键时刻为心脏骤停患者争取生存的机会。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马超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突发心脏骤停,抓住黄金时段能救命》,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