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子宫肌瘤的症状、诊断与治疗

发布时间:2025-01-20 阅读:55次 作者:侯雪娇
单位及职务:廊坊广安医院妇产科

   子宫肌瘤常常让许多女性闻之色变。本文将介绍子宫肌瘤的症状、诊断以及手术治疗方法,帮助大家了解和应对子宫肌瘤。

   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子宫肌层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一种肿块。它并非恶性肿瘤,但如果不加以关注和治疗,也可能会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子宫肌瘤多发生于中年妇女,41—50岁占一半左右,31—40岁占28%左右,但年轻女性也有可能患病。

   常见症状有哪些

   子宫肌瘤的症状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有的子宫肌瘤患者会有以下常见症状。

   月经异常。这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肌瘤可能导致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从而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过多。具体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症状。长期经量增多还可能继发贫血,出现乏力、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

   腹部肿块。随着肌瘤的逐渐增大,可在下腹部触及肿块,特别是在清晨空腹、膀胱充盈时更易摸到。

   白带增多。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导致白带量增加。若合并感染,还可能出现脓性白带或血性白带,并伴有恶臭。

   压迫症状。当肌瘤较大时,可能压迫膀胱,导致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压迫直肠时,可引起排便疼痛、便秘等症状。此外,还可能压迫盆腔组织和神经,引起下腹坠胀、腰酸背痛。

   腹痛。虽然子宫肌瘤本身无疼痛症状,但当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或黏膜下肌瘤脱出时,会引起急性腹痛。

   妊娠困难。子宫肌瘤可能导致子宫形态结构改变,阻碍受精卵的正常着床或胚胎的正常发育,从而影响女性妊娠。

   如何进行诊断

   超声波检查。这是目前比较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通过超声波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子宫的大小、形态以及肌瘤的数量、位置、大小等信息。

   诊断性刮宫。宫腔探头可以检测宫腔的大小和方向,感知宫腔的形状,从而判断宫腔内是否有肿块以及肿块的位置。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诊断性刮宫有很大价值。

   宫腔镜检查。宫腔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形态及是否有赘生物,有助于诊断黏膜下肌瘤等。

   腹腔镜检查。当肌瘤需要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鉴别时,可采用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子宫的大小、形态及肿瘤生长部位,初步判断其性质。

   磁共振成像检查。子宫肌瘤患者一般不需要使用磁共振成像检查,但如果有必要区分子宫肌瘤和子宫肉瘤时,磁共振成像尤其是增强延迟成像有助于区分。

   此外,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可了解有无贫血;肿瘤标志物检查,可辅助判断肌瘤的性质。

   手术治疗方案因人而异

   对于较大的子宫肌瘤或药物治疗无效的肌瘤,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每种方法均有其适应证和潜在风险,需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肌瘤类型及大小等因素综合考量。

   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是首选。手术的目的是保留子宫,仅切除肌瘤部分。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进行,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需注意术后复发风险。

   子宫次全切除术。对于无生育要求或肌瘤多发、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子宫次全切除术。此术式切除子宫体而保留子宫颈,有助于减少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但可能增加宫颈病变的可能性。

   全子宫切除术。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且肌瘤症状严重者,全子宫切除术是较为彻底的解决方案。该手术同时切除子宫体和子宫颈,降低了子宫及宫颈相关疾病的风险,但可能加速患者进入更年期,出现相关症状。手术风险包括感染、出血及周围脏器损伤等。

   宫腔镜手术。对于黏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手术是微创且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自然腔道进入宫腔,直接切除肌瘤,减少了对子宫的创伤,术后恢复快。但需注意,该手术对医生技术要求较高,且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栓塞术。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子宫动脉血流,使肌瘤缺血坏死而逐渐萎缩。该方法适用于有手术禁忌证或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但存在术后疼痛、发热、卵巢功能受损等风险,且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廊坊广安医院妇产科 侯雪娇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子宫肌瘤的症状、诊断与治疗》,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