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能在胃酸中生存的细菌,与多种胃病及胃癌相关。由于其感染率较高,常规体检中查Hp对早期发现消化系统病症并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Hp检测的必要性与主要检测方法,提高大家对Hp检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一、常规体检检查Hp的必要性
1.Hp与疾病关联
Hp是胃和十二指肠的细菌,与多种胃病相关,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约70%—90%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由其感染引起,且感染会提高胃癌风险,被归为Ⅰ类致癌因子。此外,Hp可能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有关。
2.Hp感染与胃肠道微生态
Hp感染会降低胃内微生物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而根除Hp有助于恢复正常的胃内微生物群。尽管根除Hp短期内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和结构,但其对肠道微生物群的长期影响相对较小。此外,胃内其他微生物与Hp的相互作用可能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3.早期发现和预防优势
常规体检中检测Hp有助于早期发现感染,及时治疗可预防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从预防胃癌角度看,早期发现并治疗Hp感染可降低胃癌风险。Hp引发的胃部炎症是一个长期过程,干预有助于阻止其发展为胃癌。
二、幽门螺杆菌的主要检测方法
1.尿素呼气试验(UBT)
(1)适用人群和特点
该方法无痛、无创、便捷,患者易于接受,适合无明显症状但疑有Hp感染的人群,也适用于治疗后复查。对于不愿做胃镜检查的消化不良患者,尿素呼气试验是理想选择。然而,碳-14尿素呼气试验具有轻微放射性,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考虑使用碳-13尿素呼气试验。
(2)阳性判定标准
碳13呼气试验:正常标准值为0—3.9dpm或0—4dpm(不同机构或设备可能略有差异),若检测数值大于3.9dpm或4—7dpm为可疑阳性,建议定期复查,若大于7dpm则判定为阳性,表明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碳-14呼气试验:正常标准值为0-100dpm,高于100dpm则判定为阳性。
2.胃镜检查
(1)适用人群和特点
适用于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消化不良、胃痛、胃胀,或怀疑胃部病变(如胃溃疡、胃癌)的患者。胃镜检查能检测Hp,观察胃和十二指肠病变,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2)阳性判定标准
活检:在胃镜下取胃窦部位小块组织,进行病理学染色,若显微镜下发现Hp,即为阳性。
尿素酶试验:在胃镜下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若细菌培养物呈现粉红色,则判定为阳性。
3.血清学检测
(1)适用人群和特点
该方法主要用于流行病学,以了解Hp的感染率。它能识别曾感染人群,但无法区分当前或过去感染。血清学检测操作简单,成本低,但对现症感染的诊断准确性不高。
(2)阳性判定标准
通过抽血查抗体,若测得Hp抗体阳性,可能表示曾经感染过,但此时是否存在感染则很难辨别,因此,抗体阳性时建议进一步进行呼气试验或胃镜相关检测以确认是否感染。
4.粪便抗原检测
(1)适用人群和特点
该方法无痛、无创,适用于不能接受胃镜检查或不愿做呼气试验的儿童、老年人等,但粪便抗原检测准确性可能受粪便标本采集、保存和运输等因素影响。
(2)阳性判定标准
通过检测粪便中幽门螺杆菌抗原,若抗原阳性,则提示患者感染Hp。
三、治疗方法
1.三联疗法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等,配合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等。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胃酸分泌,为抗生素发挥作用创造适宜的环境,而抗生素药物对Hp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2.四联疗法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等)+铋剂(如枸橼酸铋钾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等)配合两种抗生素(如甲硝唑片、四环素片等)。铋剂可以在胃黏膜上形成保护膜,同时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与质子泵抑制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提高Hp的根除率。
3.饮食管理
注意保持饮食卫生,避免交叉感染,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过冷、过热等,宜进食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