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老年血透患者日常护理要点

发布时间:2024-10-28 阅读:45次 作者:何泽静
单位及职务:蒙山县人民医院

   老龄化社会下,需进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多,据有关报道,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占总血液透析患者的50%—60%,血液透析成了许多老年患者维持生命的关键治疗手段。做好老年血透患者护理,要格外关注多个方面。

   1.饮食护理

   1.1 控制水分摄入

   对于老年血透患者,严格控制水分摄入至关重要。过多饮水会导致透析期间体重增长过快,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一般来说,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长不宜超过干体重的3%—5%。可以通过控制日常饮水量,同时,要避免食用含水量高的食物,如西瓜、汤类等。例如,李大爷是一位老年血透患者,以前不注意水分控制,透析时经常出现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在了解了水分控制的重要性后,他严格按照要求控制饮水,透析过程变得顺利许多。

   1.2 保证营养均衡

   老年血透患者身体较为虚弱,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营养素,应优先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鸡蛋清、牛奶、瘦肉、鱼肉等。同时,也要注意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提供能量。此外,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但要注意,有些水果含钾量较高,如香蕉、橙子等,对于血钾偏高的患者,要谨慎食用。

   2.心理护理

   2.1 关注情绪变化

   老年患者在得知自己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时,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家属和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例如,张奶奶在开始血透治疗后,变得沉默寡言,经常唉声叹气。家人发现后,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她聊天,带她出去散步,让她感受到关爱和支持,慢慢地,张奶奶的情绪有了明显改善。

   2.2 给予心理支持

   可以向患者介绍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治疗的信心。还可以通过一些轻松的娱乐活动,如听音乐、下棋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3.血管通路护理

   3.1 动静脉内瘘护理

   动静脉内瘘是老年血透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被称为患者的“生命线”。要保持内瘘局部清洁干燥,避免受压和碰撞。每天可以用手触摸内瘘处,感受是否有震颤,以判断内瘘是否通畅。如果发现内瘘处红肿、疼痛、硬结或震颤减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在透析前后,穿刺部位要严格消毒,透析结束后,压迫止血的力度要适中,既不能过紧导致内瘘闭塞,也不能过松引起出血。

   3.2 中心静脉置管护理

   对于一些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可能会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要保持置管部位的敷料清洁干燥,定期更换。避免拉扯导管,防止导管脱出。在进行治疗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感染。如果置管部位出现渗血、渗液、红肿、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4.并发症护理

   4.1 低血压护理

   低血压是老年血透患者常见并发症。透析时密切监测血压,患者若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症状,应立即减慢透析速度,让患者平卧,适当补充生理盐水。平时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避免超滤过多过快,指导患者缓慢改变体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4.2 高钾血症护理

   高钾血症严重影响心脏,甚至危及生命。要定期监测血钾水平,避免食用高钾食物。血钾偏高时,可通过药物治疗或调整透析方案降血钾。一旦患者出现乏力、心律失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4.3 急性左心衰护理

   如果患者突发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应紧急就医,给予患者半坐卧位,吸氧,急诊行血液透析,平时可以通过积极控制贫血、注意充分超滤、定期检查胸片、警惕因体重减轻引起的水分超滤不足等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结语  老年血透患者的护理需要从饮食、心理、血管通路、并发症等多个方面入手,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蒙山县人民医院 何泽静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老年血透患者日常护理要点》,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