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甲状腺癌的患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列第6位,其中,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4倍。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除了大家熟知的童年期辐射暴露、女性激素水平变化、桥本甲状腺炎、遗传易感性、基因突变等,近年来,不断有研究结论证实,过度肥胖和肥胖症相关疾病(包括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甲状腺癌的发生也密切相关。
通常来讲,肥胖的具体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身体形状指数(ABSI)。研究发现,与BMI小于25的人相比,伴有肥胖症(BMI超过30)的人甲状腺癌发病风险升高了54%;腰围每增粗5厘米,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升高11%;与腰臀比小于0.85的人相比,腰臀比超过0.85,风险升高49%。
肥胖症相关疾病与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均呈正相关的关系,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肥胖者多伴有胰岛素抵抗及血糖代谢异常,这会刺激其体内蛋白质合成及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增殖,在甲状腺癌的发生、进展和转移中起促进作用。
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联素是抑制癌症发生的保护因子,但当脂肪容量增大时,脂联素分泌减少。此外,炎性细胞因子、雌激素代谢异常等因素,也在甲状腺癌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国应当采取有力措施遏制肥胖率的上升,我国也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策略。预防肥胖和肥胖症,重点在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每个人定期进行体重监测。饮食方面,尽量做到食物多样化,在控制总能量的前提下,逐步达到膳食中的脂肪供能比为20%—30%,蛋白质供能比为10%—2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50%—65%。此外,适量的身体活动不仅能预防肥胖,还能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多种慢性病风险。通过运动和饮食控制半年以上,仍然不能有效降低体重的人,建议通过咨询医生,遵医嘱采用合适的方法来控制体重。